计算桥墩受力时,假设只有桥墩受力,桥墩去分配所有的水平力,这时桥墩计算的结果就偏安全。 我通常考虑汽车制动力,对于温度力和砼收缩徐变,先计算墩柱抗推刚度,根据砼变形系数计算变形后,得出温度力,上述合力与支座摩阻力比较。摩阻力大,则去制动力+温度力+收缩徐变,小则去支座摩阻力。 基本同意管理员的意见
小桥风波
同意红旗的意见,比较直接,应该看看<<连续桥面简支梁桥墩台计算实例>> - 袁伦一这本书,很好的 cyxflyboy 分析的很对。其实水平力就是一个实际发生的力,而摩阻力是一个参与计算的力,考虑了其安全系数抗推刚度的计算方法讨论
水平力很好计算,关键是分配问题最近搞了个50m柱式桥墩的的设计
墩的抗推刚度分别参照了《桥涵设计手册-墩台与基础》、《<<连续桥面简支梁桥墩台计算实例>> 》-袁伦一,桥梁通7.052,抗推刚度的结果为514KN/m和722KN/m,<<连续桥面简支梁桥墩台计算实例>> 公式过与复杂,不便验算,结果相差40%,公式相差更是十万八千里,还有就是桥墩计算长度的确定,请各位高手指点,看 那本参考书更合理?
抗推刚度到底怎么算?
各位高手,请给个公式吧! 根据墩与支座联合刚度进行分配盆式支座刚度如何取?
板式橡胶支座按书上公式好求刚度,可是盆式支座刚度如何取?能查到的盆式支座手册只有外形尺寸,而没有橡胶层的尺寸?谁有计算经验介绍一下,谢谢! 滑动支座应该无任何反力,只有单向和固定支座才有反力,单向和固定支座极限水平反力一般为竖向极限支承力10%~20% 抗推刚度应该为使其发生单位位移的力 对于盆式支座,除了上面有位直接考虑墩的抗推刚度外,有没有其它的思路?? 一般的连续梁桥,固定支座水平力由制动力控制,滑动支座的水平力由支座摩阻力控制。上述意见仅供参考啊 板式支座考虑联合刚度是因为板式支座在水平力作用下会发生剪切变形,这样计算刚度时就不能只考虑墩身基础的变形了,而盆式支座上下分别于梁墩固结(埋钢板,螺栓连接),水平力作用时,支座要么滑动,要么不动,所以计算盆式支座墩的刚度时我也是只考虑了墩和基础变位刚度,这样想的不知道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