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wbs8866
发表于 2009-9-3 22:40:24
我是这样调索的
1.按照成桥线型建立有限元模型
2.施加所有恒载
3.建立一次落架的施工阶段
4.将主梁和塔的刚度调小,目的是让拉索分配到更多的内力
5.运行计算
6.对于局部弯矩过大的地方进行微调
xwjshs
发表于 2009-9-8 10:50:50
不知楼主实际操作过没,能否赐教个中细节?如约束条件怎么写好,谢谢!
以上问题请8楼回复,谢谢!
jgszhw2
发表于 2009-9-17 21:09:05
约束方程计算的结果有时候错的离奇~~
要调索经验最重要。
zhangtong1804
发表于 2009-9-24 07:46:35
先通过刚性位移法或者是最小能量法,计算出拉索的受力,即为拉索的最终张拉力,运用倒拆法依次求解吊杆的初拉力!
hejr
发表于 2009-11-22 15:14:10
成桥索力确定相对较简单一点,初张力长沙交通学院颜东煌老师的正装迭代法很不错
tangchao
发表于 2009-11-23 14:33:29
8楼的方法在算例中有讲过!不过我根据自己的算法计算的结果和软件计算的结果差好大啊!
latherman
发表于 2009-11-24 21:31:31
关于调索 国内这个知名老师那个知名老师 方法很多。
什么刚性位移法啥的 噱头多的很。
如果只看成桥状态,这些方法的确能调出来。
问题是体系转换造成的不闭合,这组索力考虑施工过程后可能无法实现。
latherman
发表于 2009-11-24 21:33:57
本帖最后由 latherman 于 2009-11-24 21:37 编辑
另外应该使用体外力调索还是用体内力调索 我一直没搞清楚。
体外力符合实际情况,张拉力就是到位索力。
但是最大悬臂调索之后,再加上二期横载 这索力增量算不清楚。
至于无脑的体内力,填的张拉力没有任何意义。midas也就是按降温处理而已。最后给的张拉力是个奇怪的零数。
bmwwmbibm
发表于 2010-3-25 16:44:20
回复 15# whlgdxwbf
应该是索的水平力要左右平衡,桥塔要直,这两点是要保证的。初始索力可定为恒载加活载,再根据主梁的弯矩进一步调整索力,使梁弯矩尽量小,另外索力尽量均匀或一致,方便材料选择,矮塔斜拉桥的索力更容易一些,索梁共同受力,索可承受0~100%力的任何一个值,看人为确定了
关于斜拉桥初张力的确定,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是大桥局秦顺全总工提出的无应力状态法,具体可以看《无应力状态法理论与实践》一书。该书对这个问题有清楚的阐述
20030132
发表于 2010-4-2 13:55:51
midas civil7.8,2010年3月版优化了调索方法,正在尝试!
murongcao
发表于 2010-4-8 11:38:21
本帖最后由 murongcao 于 2010-4-8 11:40 编辑
想请教一下 这个斜拉索的索力是指主塔张拉端的索力还是指主梁锚固端的索力呢?
由于监控索力实测值一般是主梁锚固端的索力。
bmwwmbibm
发表于 2010-4-11 16:04:33
本帖最后由 bmwwmbibm 于 2010-6-7 17:59 编辑
上传几篇斜拉桥调索方面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kaixin
发表于 2010-4-20 17:37:25
发一个自己调索的斜拉桥Midas模型~~~~~~~~~~~~~~
西风独自凉
发表于 2010-4-23 14:15:45
回复 4# mjj3432
很赞成你的说法。王伯惠的方法很实用!
海桥
发表于 2010-4-29 14:50:25
对称的斜拉桥用刚性支承连续梁法和零位移法效果不错,不对称的结构这两种方法就有点离谱了。影响矩阵法和最小弯曲能量法也比较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