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钢箱梁加劲肋的布置原则
请教高手钢箱梁加劲肋的布置原则是什么啊。 加劲肋的设置归根到底还是整体稳定的问题。前段时间接触过一些中小跨径的钢箱及钢混组合梁的设计,加劲肋一般每隔2~3m设置一道。
去年听过同济刘玉擎教授的讲座,谈到国内目前加劲肋设置一般偏密偏浪费,从理论上讲,是可以进行优化的。 楼上说的是横隔板吧
纵肋 开口的300-400闭口肋间距大些 600
具体参看 现代钢桥吧
横隔板 有用5m一道大横隔中间加一道小横隔的 铁路桥规上有关于钢板梁的加劲肋的设置,比较详细,可以参考一下。 横隔板的设置主要是解决顶板U肋局部车轮荷载受力及变形性能,一般4m一道,也有3楼所说中间设小横隔板的做法。 这个可以根据板厚来确定
大概是1/40左右吧 以前在市政工程经常搞钢箱梁没注意(专业分包),在这里学习了! 也是一个局部稳定的问题,可参照日本规范。 钢箱梁的加劲肋我觉得可以这么考虑,谨献上我的一点看法:
如果是封闭钢箱梁,那就有顶板加劲、腹板加劲、底板加劲,顶板的加劲是最为复杂的,牵扯到整体受力,横隔、纵梁间的板的受力,轮载的局部作用等等,不光有稳定问题,还有桥面板或者横隔板某些构造的疲劳问题,详见有关书籍关于三个体系的介绍以及桥面板疲劳的介绍;腹板上的横纵向加劲设置和腹板的高厚比有较大关系,稳定问题,钢木老规范对于横向加劲间距限定较死,不得大于2m,我认为这也是那么多桥的横向加劲密的原因之一吧;底板受压区加劲的布置就看你想让它怎么失稳了,让加劲肋和底板一起失稳,还是加劲肋之间的板块局部失稳,应该是柔性加劲还是刚性加劲的概念,要找一个临界刚度比。 对于加劲的布置,我也很有疑惑。我接触到得钢桥设计中,譬如说钢箱梁U型肋的布置,一般是参照其它类似的桥的布置来布置,然后通过检算判断其合理性,具体为什么也说不十分清楚。
看了楼上各位的解释,还是很有帮助的。
谢谢大家。 比较成熟的可参考Eurocode3和日本相关规范,最好不要模仿2000年以前国内的设计实例,近两年设计的实例可参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