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后部分桥梁破坏情况图片
2008年5月23日,我同事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参与映秀之汶川段道路保通工作。这些照片都是他沿途拍摄的,供各位同仁参考。庙子坪大桥主桥连续刚构主体结构基本上经受住了这次地震的考验,落梁的一孔是在伸缩缝的位置。其他几孔50m简支T梁破坏主要是在挡块被剪切破坏。
那个连续梁叫“白花大桥”该桥好象是5-20m连续梁+1-50T梁+4-20m连续梁,该桥主要是半径小,好象只有R为70m,上部结构主要破坏是落梁,下部结构主要是桥墩地面线处被剪坏,该桥桥墩主筋采用的是Φ25的二级钢筋,并且间距>15cm,箍筋采用的是Φ8的一级钢筋,箍筋基本上没有起到作用。
个人观点:抗震设防主要是上部结构要加强防落梁措施,可以采用加大挡块厚度,且在挡块与梁体之间设缓冲橡胶垫块,厚度不小于2.5cm,挡块主筋最好采用不小于Φ25的二级钢筋,箍筋采用Φ12的二级钢筋。对于下部结构,重视一联中矮墩的设计,由于矮墩刚度较高墩大,地震力传来时,矮墩受力比高墩大很多。另外建议桥墩及桩基础箍筋采用Φ12的二级钢筋,且控制好箍筋加密区域,建议在盖梁下1倍墩直径、地面线(或冲刷线)以上3倍墩直径、地面线(或冲刷线)以下5倍桩直径,箍筋加密采用10cm间距,其余地方可以采用20cm间距。还有应重视系梁的设计及施工,系梁在抗震中还是起到很大作用。系梁施工时候最好应和桥墩或桩基一次性浇注,加强整体性,这次“白花大桥”系梁的破坏据说施工的时候不是采用的与桥墩桩基一次浇注。 非常感谢楼主!谢谢了。 非常感谢楼主!谢谢了。 好帖子,最好把,测得的分析结果,给看看,那就更好了啊,呵呵 大震不倒,这些桥也算经受住了考验。 看来主要是脱梁和墩底破坏
挡块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半径小的地方就比较痛苦了 好像梁体没什么破坏,不知道是拆了重建还是加固加固。 看来这么多年桥梁抗震还是做的比较好 落梁破坏的确很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