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结构的最小配筋率——规范9.1.12条
新规范9.1.12条对预应力结构的最小配筋率作了强制性要求,请大家谈谈自己在实践中有什么问题—— 我好象在哪里看到过一个计算配筋率的公式如果找到可以传上来 我觉得强调开裂弯句还是有必要的 否则承载能力也没有什么意义啊 因为在达到结构承载能力之前 就裂了 为防止开裂即发生的脆性破坏。 最近做过几个例子,在正常使用阶段的应力全部通过,就是在极限使用状态下的最小配筋同不过,也就是Mud/Mcr>1不能满座要求 不知道是不是计算软件的原因,我也和楼上的一样,在极限使用状态下,有很多截面通不过。如果加预应力束应力又没有办法满足要求 补充一句,我用的计算软件是桥梁博士。 楼上说的是桥博里的计算书模版吧,我认为桥博那里的模版是有一定问题的,因为通不过的都是负弯矩的地方,可能桥博算的时候少加一个负号。 不是模版问题,可以到单元信息里面查询啊,单元信息中的信息和模版中的数据是一致的啊 我用MIDAS 做 也会出同样的情况····不知道是为什么? 是不是梁截面上缘普通钢筋没输进去,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将上缘普通钢筋也输进去再算一次之后很多原来不满足要求的上拉受弯截面都满足了。还可以打开单元结果信息,查看极限强度验算,里面有抗弯承载力设计值和开裂弯矩值,还有尚需的普通钢筋面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