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1、 总体结构说明:
架桥机主要结构由主梁、横联、前后中支腿、中后顶高支腿、边梁挂架、起吊天车、中系梁、操作室、液压及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具体情况可见轻型架桥机总体图。
2、分项说明:
2.1、主梁
架桥机共两道主梁,主梁长度按架50m跨设计,每一道主梁长80m,每一道主梁由8节10m长的梁段通过柱销连接组装。主梁采用“A”字形断面,断面尺寸为2.8×1.5m;两道主梁中心距为5m,净距3.5m;主梁共分为5类梁段。
l 主梁主要技术性能:
主梁外侧尺寸:长×宽×高:80×6.5×2.8(m)
设计最大起重能力:150T
适用跨径:20 — 50m
最大梁段重:7.03T
最大梁段长度:10.435m
2.1.2、主梁内力计算:
主梁采用《ALGOR FEAS》空间桁架程序进行计算,具体计算结果见《架桥机设计计算书》。主梁结构杆件设计均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应力大小均满足《规范》要求。
2.1.3、主梁设计
主梁全部采用型钢及钢板加工,上弦为2工32b,下弦为2[22,腹杆为2[10,平联为[12.6,在应力较大位置采用钢板进行加强,型钢及钢板的材质均为16Mn钢。
按每段主梁的结构及所在位置不同,主梁划分为5类梁段,其中1#段为标准段,共8节;2#段为尾端段,共2节;3#、4#段为加强段,每一类2节,5#段为前端段,共2节,5类梁段长度均为10m(除去35cm阳头钢板长度)。
梁段的两端设有阴、阳头,采用柱销进行联结。
2.1.4、主梁上弦设计
每段主梁有一根上弦。1#、2#、5#段主梁上弦采用2根10m长32b工字钢加工,为增加两根工字钢的整体性及刚性,在工字钢上弦顶面采用6mm厚钢板、底面采用8mm厚钢板进行加强,各构件之间均为焊接。
3#、4#段主梁上弦在工字钢的腹板内侧用10mm厚钢板进行加强;其余均相同。
上弦设有P43型轨道,为了轨道的固定,上弦的工字钢顶面每隔一米的距离设有直径22的螺栓孔。
2.1.5、主梁下弦设计:
每段主梁有两根下弦,1#、2#、5#段主梁下弦采用2根10m长22槽钢加工,为增加下弦刚性,在两根槽钢之间夹焊10mm厚的钢板。
3#段主梁下弦除了加长阴头填塞钢板增加强度、4#段主梁下弦加长阳头填塞板及阳头钢板增加强度外,均需在槽钢内侧加焊10mm厚钢板,并在其底面同样加焊10mm厚钢板。
2.1.6、主梁腹杆设计:
每段主梁共有24根腹杆,腹杆采用10槽钢加工,每一根腹杆由两根槽钢焊成箱形截面。通过节点板与主梁的上下弦焊接。3#、4#梁段的腹杆需在两槽钢内侧加焊10mm厚钢板;5#梁段需对前端8根腹杆进行加强,加强方式同3#、4#梁段。
2.1.7、主梁下弦平联设计:
主梁下弦平联采用12.6槽钢,每段主梁共有平联21根。
2.1.8、主梁段的连接设计:
在主梁的上、下弦两端分别设置阳头和阴头,阳头和阴头之间采用销子连接。
1)、上弦阳头设计
上弦阳头包括上弦阳头钢板和阳头加强板。上弦阳头钢板长95cm(4#梁段的阳头钢板长97 cm)、厚12cm,其中60cm长伸入上弦两根工字钢内,并与工字钢焊接,阳头钢板与工字钢焊接的部分打2cm的坡口。工字钢外侧腹板上加焊阳头加强板,阳头加强钢板与工字钢采用填塞焊,阳头加强板为4cm厚钢板。
2)上弦阴头设计
上弦阴头设在两根工字钢中间,在工字钢的腹板外侧加焊阴头加强板,阴头加强钢板与工字钢采用填塞焊,阴头加强板为5cm厚钢板。
3)下弦阳头设计
下弦阳头与上弦阳头设置在主梁的同一端,下弦阳头钢板通过阳头加强板与填塞板与下弦槽钢焊接。阳头加强板为3cm厚钢板,阳头填塞板采用5mm钢板。
4)下弦阴头设计
下弦阴头与上弦阴头设置在主梁阴头的同一端,下弦阴头包括阴头钢板、填塞板,阴头钢板为3cm的钢板,填塞板为4mm钢板。阴头钢板通过填塞板与下弦槽钢联结。
在以上的阳头及阴头的钢板中,钢板厚度超过3cm的钢板之间的焊接均采用坡口焊,坡口深度2cm。
5)主梁梁段之间的联结
主梁梁段之间采用柱销连结。上弦采用直径7.5cm的柱销,下弦采用直径6cm的柱销。柱销的材料均为40 Cr钢。上弦柱销的数量为28个,下弦的柱销数量为56个。
2.2、不同跨径的主梁拼装长度
桥跨(m) 20 25 30 35 40 50
主梁拼装长度(m) 40 50 60 60 70 80
2.3、主梁横向联系
为保证主梁横移时的稳定性及横向刚度,在两主梁之间设置了三种横向联系:前横联、后横联、临时斜撑;其中前横联、后横联各一道,临时斜撑三道;均采用拼装方便的柱销连接方式。
2.3.1、前横联
前横联设置在主梁的最前端,总体为桁架结构,其平面与主桁正交,由上联杆、下联杆及斜联杆三种杆件组成。其中上、下联杆采用[12.6型钢,斜杆采用∠75型钢,斜杆与联杆间通过节点板连接,联杆与主梁得上下弦通过拉耳及柱销连接。主梁拼装好后即可安装前横联,直到所有梁段安装完毕。
2.3.2、后横联
后横联设置在主梁的最后端,具体尺寸位置见设计图纸。其结构由上、下联杆(各一根)及两根斜杆组成,上、下联杆采用[12.6,斜杆采用[10。因施工的需要,下联杆和斜杆在吊梁时均需拆除,故各杆件的也均采用拉耳、柱销连接。上、下联杆分别连接在主桁的上、下弦上,斜杆的两端则分别连接在上联杆及主桁的最后端腹杆上。为方便施工,吊梁时斜杆不必完全拆除,拆除下端后悬吊于后横联的上联杆上,但下联杆必须拆除。
2.3.3、临时斜撑
临时斜撑只在架桥机空载前移时连接,以增加主梁的横向稳定性。但架梁时必须拆除,为方便操作,将临时斜撑设计成与主桁斜交布置,拆除时只拆除斜撑的下端,然后缚在主桁腹杆上。斜撑采用φ60无缝钢管,端头焊接连接结构。连接拉耳布置于主桁的上、下弦上,均采用柱销连接。
2.4、行走支腿
为满足架斜桥、弯桥的施工性能,前、中、后行走支腿都设计成可沿主桁下弦滑动的结构,采用M20螺杆连接。每种支腿均需2套。
2.4.1、行走前支腿
前支腿由前支腿横联、主桁底盘、外支撑架、内支撑架、斜撑、立柱、油缸、行走小车等部分组成。
前支腿按50米T梁进行控制,同时考虑20—50米T梁。为方便架设弯、斜桥,前支腿设计成主桁方向能前后移动,同时还可以转动。
2.4.1.1、前支腿横联
前支腿横联由前支腿横联槽钢、拖盘、横联板等几部分组成。两前支腿横联槽钢之间采用横联板相连,可调整距离。拖盘为一圆盘,采用20毫米的钢板,拖盘与横联槽钢之间采用焊缝相连,焊缝高度不得小于8毫米。
2.4.1.2、主桁底盘
主桁底盘为前支腿横联与主桁下弦之间的连接件,主桁底盘上布置限位装置及滚动装置,主桁底盘与前支腿横联上的拖盘采用螺栓连接,与主桁下弦通过对拉杆相连。
2.4.1.3、外支撑架的平面尺寸为650*560,高为1.71米,杆件采用125*125*10的等边角钢,
2.4.1.4、内支撑架
内支撑架的平面尺寸为610*520,高为1.50米,杆件采用125*80*12的不等边角钢。
2.4.1.5、斜撑
斜撑采用10毫米厚的钢板,平面尺寸为100*1111,斜撑之间采用横联板相连,横联板采用10毫米厚的钢板,平面尺寸为100*2500。
2.4.1.6、立柱
立柱由连接件、底座、转盘三部分组成。连接件连接立柱与油缸;转盘连接立柱与前支腿小车。
2.4.1.7、油缸
油缸行程为1米,杆径为18厘米,有效长度为2。5米,油缸行程的确定综合考虑了50米T梁及20米T梁的特点,架50米T梁时,要求油缸行程必须满足要求,架20米T梁时,油缸的有效长度又不得太大,经过精确计算,最终确定油缸的行程为1米。
前支腿设计由于综合考虑了20—50米T梁的架设,同时方便架设弯、斜桥,因此许多连接采用螺栓或销子连接,为此,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同时,对于焊接部分,由于前支腿受力较大,因此,焊缝必须满足要求,焊缝高度一般不得小于8毫米。
2.4.1.8、细部连接
1、前支腿横联与主桁底盘的连接
前支腿横联上的拖盘与主桁底盘通过螺栓相连,螺栓直径为24毫米,每一侧采用10个螺栓。
2、主桁底盘与主桁下弦的连接
主桁底盘与主桁下弦通过对拉杆相连,当架设弯、斜桥时,主桁底盘需能沿主桁方向前后移动。为此,在主桁底盘上设计了滚动装置来满足这一要求。
3、前支腿横联与外支撑架的连接
前支腿横联与外支撑架通过销子相连,销子直径为70毫米,材质为40Cr钢,总数量为4个。
4、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的连接
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当架桥机空载前移时未加连接,当架桥机空载前移就位并且油缸将架桥机顶起后,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之间需通过销子相连,销子直径为70毫米,材质为40Cr钢,总数量为4个。
5、外支撑架与油缸的连接
外支撑架顶面与油缸顶通过螺栓相连,螺栓直径为24毫米,数量为8个。
6、油缸与立柱的连接
油缸与立柱之间通过销子相连,销子直径为100毫米,材质为40Cr钢,总数量为2个。
7、内支撑架与立柱的连接
内支撑架与立柱之间采用焊接,焊缝要求满堂焊,焊缝高度不得小于8毫米
7、立柱与小车的连接
立柱与小车通过小车上的连接耳板采用销子相连,销子直径为80毫米,材质为40Cr钢,总数量为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