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看了一下楼主的模型,发现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商榷:1、关于挂篮湿重的模拟。楼主在桥博模型中模拟了湿重阶段,对于这一阶段而言,主要是考虑到新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值是逐渐上升的,而在下一阶段,新浇筑的混凝土单元已经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参与受力,不再由挂篮传递其自重荷载。问题是:如果模拟湿重这一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对应梁体的节点在模型中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这个节点对应的变形是没有记入在内的。那么,在进行控制的时候,具体是怎么考虑的?2、约束的模拟。一般对于悬臂施工的桥梁,在单悬臂施工阶段都会存在临时支撑,但是模型里面没有临时支撑,只是将支座节点进行固结。根据我的经验,这样模拟欠妥。建议将临时支撑单元也模拟出来。3、合拢阶段的准确模拟。模型中对合拢施工的模拟比较粗糙。其实合拢段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转换的过程,包含配重模拟、劲性骨架模拟等等方面。4、温度的合理考虑。温度效应的模拟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但是在施工阶段定义的时候,对于温度的模拟,桥博并没有很全面的考虑,而对于这一点,Midas就做的比桥博要好。既可以考虑整体的升降温、又可以考虑梁截面的温差效应。
一家之言,望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