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从技术上层面真是值得探讨的。
首先从结构连续的发展说起,2000年前后空心板、T梁设计还是以简支桥面连续为主,后来就陆续出现了“准结构连续”、以及现在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先简支后连续”。问题就出在这里,结构连续没问题,但是为什么要发展结构连续?结构连续有什么优势?这是问题。
至少个人觉得,当时大家就一窝蜂的开始用结构连续了,就开始抛弃桥面连续了。系统科学的研究做得充分吗?
从结构理论上来讲,连续比简支受力要更为均匀,更为合理,从而技术上的合理性也可以体现出经济性。但是如果对比一下当时的简支结构和连续结构就会发现,连续结构是没有什么节省的。
相反的是,结构连续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体系需要转换、增加了负弯矩预应力钢筋、二次现浇连续段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反而在结构上带来了隐患,同时也对施工造成了不利影响。
所以,“简支桥面连续”发展为“先简支后连续”值得吗?
之前也有这样的观点,就说桥面连续易产生病害,但是这个问题也可以针对性的解决。采用“简支桥面连续”又有什么不好?
个人觉得,对于中小跨径的梁桥来讲,简支结构受力简介明确,方便标准化、装配化和工业化施工,施工质量易于控制,解决好“桥面连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问题,比目前的连续结构是有很大优势的。而且从国外以及国内铁路行业的实践来看,简支结构仍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