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分册相对独立
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
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
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
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0.《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11.《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1499.1-2008);
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1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
15.《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 663-2006)。
二、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表
| |
| | |
| |
| |
| |
| |
| |
| 0.05g(0.1g、0.15g、0.2g参考使用) |
| |
| |
| |
三、主要材料
原材料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明书,并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规定的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
1.混凝土
1)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碱含量不宜大于0.60%,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0%。其余技术要求尚应符合GB 175-2007的规定,不应使用其它品种水泥。
2)细骨料应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中粗河砂,也可使用经专门机组生产、并经试验确认的机制砂,其细度模数宜为2.6~3.2,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高性能混凝土),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JTG E42-2005的规定。
3)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空隙率宜小于40%,压碎指标宜小于20%,粗骨料母岩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不小于1.5,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针片状含量宜小于10%;粒径宜为5mm~20mm,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25mm,且不应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1/4。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JTG E42-2005的规定。
4)选用的骨料应在施工前进行碱活性试验,应优先采用非活性骨料。不应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和膨胀率大于0.20%的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宜大于3.0kg/m3(特大桥、大桥和重要桥梁不宜大于1.8kg/m3),且应经碱-骨料反应抑制措施有效性试验验证合格。
5)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应符合JGJ 63-2006的规定要求。
6)混凝土拌和物中各种原材料引入的氯离子总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7)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采用性能稳定的粉煤灰,粉煤灰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02%,其余性能应符合GB/T 1596-2005中I级粉煤灰的规定。
8)外加剂应采用品质稳定、且与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相容性的产品。减水剂宜采用高效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的规定,减水剂掺量以及与水泥的适用性应由试验确定。引气剂和膨胀剂应分别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和《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的要求。
9)支座垫石采用C50小石子混凝土;墩台盖梁、墩身、墩身系梁、台身、耳背墙、防震挡块、搭板等采用C35混凝土,干湿交替环境及水中墩柱采用C40混凝土;承台、桩顶系梁、桩基础等采用C30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采用C30水下混凝土)。
2.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定。
HPB300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0mm一种规格;HRB400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0、12、16、20、22、25、28mm七种规格。
四、设计要点
1.主要设计参数:
1)混凝土:重力密度γ=26kN/m3;
2)台后填土:重力密度γ=19kN/m3;
3)填土内摩擦角:φ=30°;
4)地基比例系数:m = 5000kN/m4、m = 10000kN/m4等2种;
2.土压力计算:台后填土和汽车土压力及台前溜坡土压力按库仑主动土压力计算,台后汽车的作用按等代土层法进行计算。
3.全桥汽车制动力、温度力等在桥梁下部结构计算时按照集成刚度法进行水平力分配。
4.地震力计算采用反应谱计算方法,E1地震时结构处于弹性状态,E2地震时结构可局部进入塑性状态。
5.4车道和6车道的桥梁桥墩采用双柱式,盖梁高度根据计算确定,设计时进行了统一和归并;8车道的桥墩采用3柱。桥台的柱(肋)数与桥墩相同。
6.桩基础计算:在水平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M法。
7.承台计算根据承台的厚度、基桩排列的情况按照规范规定分别采用“拉杆-压杆模式”或“弯矩模式”进行计算。
五、施工要点
有关桥梁的施工工艺、材料要求及质量标准,除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有关条文办理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基桩采用超声波或其他合规可靠方法检测其施工质量。当采用超声波方法检测时,应在基桩加强箍筋内侧均匀预埋检测钢管,具体设计参照桥梁公用构造相关图纸。
2.钢筋的下料、焊接应符合相关施工规范要求,布筋时,如钢筋与钢筋之间互相干扰,应本着构造筋让位于主钢筋、细钢筋让位于粗钢筋的原则适当挪动位置。对于支座的锚固螺栓和预埋筋,应保证预埋位置的精确。
3.支座的安装均应严格按厂家和有关标准规定的工艺、标准进行施工,以保证支座安装的准确性和受力的可靠性。支座垫石顶面应保持水平、标高应准确。
4.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予以养护,以确保其质量。
5. 柱式桥台应在路基和台前溜坡均达到填土设计标高,且填土稳定后,方可施工桩柱,桩柱一次性浇注完成。
6.其它施工注意事项详见有关设计图纸、文件及相关规范。
六、下部结构通用图使用注意事项
1.有关墩台尺寸及配筋仅作为参考,施工图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经过详细计算分析后予以确定。
2.全桥各墩桩柱尺寸宜尽量减少尺寸种类, 应根据各联墩高组合情况对桩柱尺寸进行适当调整。
3.一联内最高墩不宜设置为边墩,如设置为边墩应适当调整该墩尺寸。
4.本设计桥墩不设柱间系梁,施工图设计时,应按抗震计算结果,考虑是否需要增设柱间系梁。
5.采用D80伸缩缝时,一联长度不宜超过(6×20)m。
6.本设计墩台支座总支撑高度(楔形块+支座高度+支座垫石高度等)取30cm,具体设计时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如调整总支撑高度应相应调整支座垫石高度及背墙高度等尺寸。
7.本设计桩柱、盖梁、系梁、承台、台身、挡块、背墙等构件的钢筋构造仅满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的情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等于0.1g的情况,有关构件的钢筋构造应根据抗震计算结果另行设计。
8.位于软土等不良地质条件的桥梁,不宜采用柱式桥台,桥墩基础宜与群桩或其他形式的基础比较,择优选择。
9.本设计桩基钢筋构造按摩擦桩进行设计,如采用其它类型的桩基应另行设计。
10.墩柱及桩基配筋计算时,应按规范规定考虑风荷载参与组合,考虑风荷载组合后,如果某些墩柱及桩基的配筋出现较高的配筋率,宜调整墩柱及桩基的截面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