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力刚化和初应力

yangjianju... 发表于 2006-12-19 17: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请问,SSTIF和PSTRES两个开关有何区别?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5805查看4评论

水幽寒 发表于 2006-12-22 16:01:05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前者为应力钢化,在悬索桥计算中会用到
后者在存在设有初应变单元的计算中要打开
指定是否要包含预应力效应 ,对于包含静态和瞬态分析的稳定性分析,模态分析谐分析、瞬态分析或子结构分析来说,要计算预应力效应。
如果有问题还可以继续讨论
举报 回复
yangjianju... 发表于 2006-12-24 19:35:33

谢谢,斑竹

谢谢,斑竹。有问题,再请教。
举报 回复
shihonglei 发表于 2008-4-16 14:23:42
应力刚化和几何刚度
ANSYS程序通过生成和使用一个称作“应力刚化矩阵”的辅助刚度矩阵来考虑应力刚化效应。
在大变形分析中何时使用应力刚化:
1、对于大多数实体单元,应力刚化的效应是与问题相关的;在大变形分析中的应用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收敛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首先尝试一个应力刚化效应OFF的分析,如果遇到收敛困难时,则尝试打开应力刚化。
2、应力刚化不适应于包含由于状态改变、刚度上经历突然的不连续变化的非线性单元的结构。对于这样的结构,当应力刚化效应打开时,结构刚度上的不连续性很容易导致求解的“胀破”
3、对于梁和壳元,在大挠度分析中通常应该使用应力刚化。实际上,在应用这些单元进行非线性屈曲和后屈曲分析时,只有打开应力刚化才能得到精确的解。但当应用杆、梁或者壳单元来模拟刚性连杆、耦合端或者结构刚度的大变化时,不应该使用应力刚化效应。
4、无论何时使用应力刚化,务必定义一系列实际的单元实常数。使用不是人为的放大和缩小的实常数将影响对单元内部应力的计算,且将相应地降低那个单元的应力刚化效应,结果将是降低解的精度。

二、几何刚度

几何刚度矩阵表示结构在变形状态下的刚度变化,与施加的荷载有直接的关系。任意构件受到压力时,刚度有减小的倾向;反之,受到拉力时,刚度有增大的倾向。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大变形结构分析,屈曲分析等都要考虑几何刚度矩阵。例如求临界荷载P(特征值)的屈曲分析平衡方程:([K0]+P*[Kg])*{U}={0} 
[K0] : 结构的弹性刚度矩阵  
[Kg] : 结构的几何刚度矩阵
要使{U}有非0解,{U}的系数行列式为0,即|[K]+P*[Kg]|=0
几何刚度矩阵又称为初应力刚度矩阵,与Ansys中称之为应力硬化的现象有关。对于梁杆体系而言,应力硬化实际上就是P-Δ效应。
应力硬化具体可参见ANSYS, Inc. Theory Reference中的3.3. Stress Stiffening。这里简述如下:应力硬化(亦称为几何硬化、增量硬化、初应力硬化和微分硬化),是由于结构的应力状态引起结构的强化或者软化。通常存在于弯曲刚度相对轴向刚度很小的薄结构,如索、膜、梁、壳等。该效应亦可能是由大应变或者大变形引起。几何刚阵是通过前一个平衡迭代的应力状态来计算的,因此至少要迭代2次。 从上可知,引起应力硬化的情况都要考虑几何刚度,如小变形条件下的P-Δ效应等。大变形情况下一般要考虑几何刚度,当然也不是必须的,Ansys中大变形打开(NLGEOM,ON)时,同时会打开应力硬化(SSTIF,ON),但用户也可以选择关闭。 应力硬化理论假定单元的转动和应变是微小的,在某些结构的系统中,硬化应力仅可以通过进行大绕度分析得到。有些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小绕度或线性理论得到。如果采用小绕度或线性理论则必须在第一个载荷步中使用命令SSTIF ON。ANSYS程序通过生成和使用一个称作“应力硬化矩阵”的辅助刚度矩阵来考虑应力硬化效应。尽管刚度矩阵是使用线性理论得到的,但由于应力或应力矩阵在每次迭代之间是变化的,因此它仍旧是非线性的。在ANSYS程序的大应变和大绕度处理中,一般都考虑到初始应力效应的影响,将其作为大应变和大绕度理论的一个子集。对于许多实体单元和壳单元来说,当大变形效应被激活时,程序将自动包括初始硬化效应。在大变形分析中应力硬化效应的加入,是通过把应力刚度矩阵加到主刚度矩阵上以在具有大应变或大绕度性能的多数单元中产生一个“近似”的协调切向刚度矩阵。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3 收起 理由
wentao8401 + 3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土木年华... 发表于 2009-6-4 16:42:43
学习一下  好资料要宣传!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