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我一般也用桥梁通算墩台,一般我做的都是城市桥梁,城市桥梁跨越的河道的水位一般都是控制死的,即正常蓄水位,我一般也不太对其跨径进行太多的计算,主要坚持几个原则.
" ]0 P, _9 j' P- K1.孔径拟定 0 B# R. |/ a% n. n! O! w
一为桥孔不阻水,不应形成较大束水系数,一般为0.85,流量则按城市给排水规划所算的流域面积确定,按一年一遇或者2年一遇进行计算,因为城市内河与外河都是通过闸门控制的,水位能够得到保证.只要桥梁的横断面的平均流速不大于河道两侧的不冲刷流速就可以了.其实,这个过程中,忽略了既有水位以下的死库容没有参与计算.
3 \) x) n9 p$ z6 @" _ 二为景观需要,保证桥孔大于一般的水面宽度(因为城市内河正常蓄水位一般都能确定,桥址处水面宽度范围也肯定是固定的),经济跨径可取为河道上口宽度的2/3. 3 v5 w$ V+ p. }/ _
三.当然,如果仅仅根据流量来控制跨径的话,小桥的孔径可以取值很小,甚至不需要设桥,设置涵洞就足够了,涵洞的允许流速是很大,可根据需要地涵洞进出口进行铺砌.
/ [6 N& d0 ]3 D% }9 @& n2.桩基础
, p9 y9 w: k: h& N 一般我都是城市小桥进行铺砌加固,以防冲刷和清淤方便,这样可以认为冲刷线就是在铺砌顶,根据桥涵规范,扩大基础应在铺砌顶以下不小于1.0m的位置,桩基础计算长度我取的是铺砌顶以下长度,联系梁我一般设置梁顶与铺砌面平行,这个是桥梁通默认的设置,你们说对么?一般墩高4.5m以上,为了增强墩的横向联系,我一般都是设置联系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