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白改黑的请教
我们管养的公路有些路段为混凝土路面,现在破损严重,已严重影响行车!且有些混凝土路面为地方政府实施的,没有基层!
我考虑了个方案请大家赐教!
准备把破损严重的板破碎掉,重新对路基进行处理后铺筑基层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对没有破损对没有破碎对板进行凿毛后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
请教:方案可行不?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应该是多少呢?
:handshake 如果有条件,应将需要加铺沥青混凝土棉曾的路段的原有混凝土路面层打碎,其具体作用就是打碎后作为一曾级配碎石基层来使用,这样可以解决一部分刚性的混凝土面层裂缝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问题。这个技术是从老美南边流行起来的,国内用的不多,香港好象用过,我也是听一个研讨会上听来的,具体的计算我还不是很了解,你可以去搜索一下有关的资料看看!
惭愧! 把原先的混凝土路面破碎做为基层,在上面重新浇筑路面! 将原混凝土路面打碎或碎石化处理后作底基层或基层处理后在铺筑沥青砼路面是现在的一贯做法。具体沥青路面厚度应根据交通量定。 不过我一般接触的都是将混凝土路面凿毛然后加铺沥青混凝土的做法!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路面修复技术,它具有工期短、对交通影响小、修复后路面服务性能好等优点。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与裂缝处不能承受剪应力和拉应力,在温度应力和车轮荷载重复作用下,加铺沥青层容易产生反射裂缝,而反射裂缝的不断扩展,会降低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性能,缩短路面使用寿命。
目前,国内外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应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指导设计与施工。对于加铺层方案,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美国的沥青学会法、COE经验法、AASHTO经验法和有效厚度法等。由于加铺层设计方法大都是基于一些假设按理论或经验得出的公式,并且公式中各个系数的取值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就使得不同的设计方法计算的厚度不可能完全相同,有时甚至相差很大。就目前学术资料反映出来的情况来看,有效厚度法依据现有路面面层、基层、底基层的厚度,材料性质,损坏状况,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可用于任何类型的加铺沥青层设计。建议楼主可优先考虑采用有效厚度法来确定加铺层的设计。
另外,就已有的工程实践来看,加铺层的合理厚度范围为9~18 cm,不包括旧路面上的调平层,供楼主参考。 我们已经搞过一个,比较成功!
现在又在搞一个。
方法:多锤头破碎法。
我的QQ:156432980 把原先的混凝土路面破碎做为基层,在上面重新浇筑路面!厚度一般12c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