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los 发表于 2007-12-13 11:30:57

测绘学科的现代发展

1,现代测绘新技术及其对测绘学科的影响



    空间定位技术:GPS GLONASS GALILEO 北斗

    航空卫星重力探测技术: 航空重力测量CHAMPGRACEGOCE

    航空航天遥感技术: 遥感卫星影像航天飞机测图 机载激光雷达对地观测系统 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 利用计算机输入、输出等设备,通过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字处理方法,实现地图数据的获取、处理显示、存储和输出.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多维、动态GIS;

                                 影像、图形和DEM一体化;

                                 基于互联网和内联网的网络GIS;

                                 GIS产业化;

                                 从提供数据到提供信息与服务.

    3S集成技术: GP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大面积地表物体及其环境的几何、物理信息和各种变化;GIS: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和应用平台。

高速图形图像宽带网络: 信息高速公路由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和终端组成。

远程通讯载体已经使用10G/s的网络,每秒TB级的英特网已在研究中。

通信终端向多媒体和移动化方向发展: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上网(手机上网WAP)。

    虚拟现实模型技术:可视化是实现地球空间信息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虚拟现实模型技术由计算机组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构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也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的可感知环境。用户戴上头盔式三维立体显示器、数据手套及立体声耳机等,可以完全沉浸在计算机制造的图形世界里,用户在这个环境中实现观察、触摸、操作、检测等试验,有身临其境之感。



2,测绘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其现代概念



传统测绘:利用模拟方法测定和推算地面及其外层空间点的几何位置,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

数字化测绘:将来源于星载、空载和船载的传感器以及地面各种测量仪器所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方法,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对这些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测量、处理、分析、管理、显示和利用。它的显著特征为测绘仪器计算机化、电子化和自动化,测绘生产与产品形式数字化,测绘成果分发网络化。

信息化测绘: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化运行环境,实时有效地向信息化社会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测绘方式和功能形态。其特征:技术体系数字化;功能取向服务化;数据更新实时化;信息交互网络化;基础设施公用化;信息服务社会化;信息共享法制化。

信息化测绘支撑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及图形图像宽带网络

                   网络RTK技术

                   航空航天遥感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网格技术(DPGrid)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

                   空间数据分发技术(Cyber空间,虚拟现实技术)

                            多样化地理信息服务方式

测绘学科的现代概念:研究地球和其他实体的与时空分布有关的地理信息的采集、量测、处理、显示、管理和利用的科学与技术。

   测绘学科的应用范围和服务对象——从控制到测图(制作国家基本地形图)的任务扩大到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建设“数字中国”中构建用于集成各类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方面信息的统一的地理空间载体,即国家地理空间框架。



3,信息化测绘与地球空间信息学



(1)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内涵:以整体的观点认识地球,解决地球科学问题



       以信息科学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地球信息的科学体系

       地球空间信息广义指各种空载、星载、车载和地面测地遥感技术所获取的地球系统各圈层物质要素存在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总体

       地球空间信息学是信息科学和地球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为地球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数字基础、空间信息框架和信息处理的技术方法

       地球空间信息学不仅包含了现代测绘学的所有内容,而且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测绘学科的现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