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静 发表于 2014-12-24 22:13:25

古城镇江桥韵

  
  

  图为丁卯桥
  文/熊兴邦
  古城镇江,运河由北向南穿越城区、向东经丹徒至谏壁,全长16700米。
  运河上名桥首推丁卯桥。“流水城南路不遥,行吟三里到溪桥”,溪桥就是丁卯桥。
  东晋时期为运粮出京口,于此建埭,丁卯日成,遂建桥,名丁卯桥,距今1600余年。唐代监察御史许浑曾筑别墅于丁卯桥旁。许浑为当时著名诗人,著有诗集丁卯集。
  丁卯桥建筑系民族特色的单孔石拱桥,清代乾隆、道光年间曾两次修缮。1980年因拓宽河道,于桥旁重建公路新桥,保存丁卯桥部分建筑。
  虎踞桥,为古运河上现存的第二座历史名桥。虎踞桥原为砖石桥,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改建后,更名泰运桥。清咸丰九年重修,因清朝改虎踞门为南门,桥亦改名南门桥。建国后重修桥面,改为水泥结构,但桥体仍旧为原单孔石拱,保持明代建筑风格。
  除了运河外,古城镇江还曾有过一条关河。关河从北固山西的甘露港,经北水关入城。大致流经钓鱼巷,穿过连接仓巷道署街的太平桥;折转向东穿过四牌楼附近的绿水桥;沿万古路南侧,流过青苔寺前(青苔寺两棵大白果树在老十三中、现少年宫内)流经月华山西麓再转折向东南,沿第一楼街、中街之间,穿过今中山路五条街的网巾桥;再沿着梳儿巷、流经梦溪园门前;穿过今正东路的范公桥;沿酒海街至南水关注入运河。架设在关河上的桥梁曾经有:太平桥(连接仓巷道署街)、绿水桥(今四牌楼附近)、千秋桥(老塑料二厂前)、网巾桥(今五条街)、范公桥(又名清风桥,位于正东路南侧、酒海街路口)。
  近百年来由于长江港湾淤沙扩展,主航道北移,码头东迁,江滩淤塞,致使关河逐段淤塞,垃圾逐年填埋,失去河道之形。1929年省府迁镇江后,决定“完全平废”,于是这些桥梁也相应消失。
  唐诗、宋词中都有对镇江古桥的韵唱。
  唐代诗人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宋代诗人陆游读许浑诗集:“裴相功名冠四朝,许浑身世落渔樵。若论风月江山主,丁卯桥应胜午桥。”
  宋代诗僧仲殊在南徐好·瓮城:“南徐好,鼓角乱云中。金地浮山星两点,铁城横锁瓮三重。开国旧夸雄。春过后,佳气荡晴空。绿水画桥沽酒市,清江晚渡落花风。千古夕阳红。”诗人赞颂了古城,又专题韵唱了绿水桥。南徐好·渌水桥:“南徐好,桥下绿波平。画柱千年尝有鹤,垂杨三月未闻莺。行乐过清明。南北岸,花市管弦声。邀客上楼双榼酒,舣舟清波两街灯。直上月亭亭。”渌水桥即绿水桥,月亭亭即月华山上的亭子。还有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这些词句将桥周边秀丽风景、繁华商埠、关河灯光,写得有声有色,如画如歌。
  千秋桥是架设在月华山下、关河之上的拱形桥。山中有楼名“万岁”,河上有桥叫“千秋”,仲殊在京口诗中有名句:“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清代毛奇龄镇江城下作:“万岁楼前云乍合,千秋桥下水争流”。
  范公桥,坐落在今正东路、江苏大学梦溪校区对面,这是唯一一座以人名命名的桥梁。范公即范仲淹,他在镇江做官虽只有一年之多,为官清廉。
  镇江的桥,从历史一直连通到今天,见证了道路的延伸,古城的发展。
  细数一下,这样全市跨河的桥梁有近40座。目前跨越古运河的桥梁有平政桥、京口闸桥、迎江桥、老西门桥、新西门桥、中山桥、珍珠桥、解放桥、虎踞桥、南水桥、塔山桥、枫林湾桥、明月桥、溪亭桥、金涧桥、丁卯桥、焦山路(苗家湾)桥、谷阳路桥、经十二路桥、楚桥、丹徒老桥、丹徒闸桥、长岗的两座桥等。另外还有运粮河上重建的金山桥、新河桥,改造的江南桥,新建的塔影湖桥、跃进桥;滨水路上、虹桥河上的:听江桥、沧浪桥、虹桥,象山桥、禹山桥、老宗泽桥;还有周家河桥、团结河桥、长山灌渠桥梁等。另外,芙蓉桥、许仙情缘桥;鹤隐鹤溪桥、北固湾数百米长的观景木栈桥及南山景区的数十座桥梁并未列入其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城镇江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