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不同建立模型方式的讨论
大家好,预应力混凝土建立模型的方式的不同1.预应力钢筋采用工作平面切割的方式建立的话,对于有的计算不得已将赶分成了好几段,在着几段钢筋上采用降温的方法加预加力,这样在后处理里面怎么看整条钢筋线的应力变化图形啊?
2.独立建立钢筋,然后和混凝土进行耦合的建立模型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如果钢筋的划分的单元尺寸是不是必须要和混凝土的一致啊?如果不一直的话,可以整个建立一条钢筋线,这样的话,就可以用应力路径的方法绘制出钢筋中的应力图形,;如果两者的单元尺寸必须要一致的话,是不是应力曲线也就不能绘制出来拉?那么怎么研究钢筋的应力损失啊?
请斑竹支持一下,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1、首先看你钢筋采用的是什么单元,比如link,我看只能映射到路径上才能看到,要不然只能提取应力,导入到excel中也可
2、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我觉得划分尺寸的大小应该对能否绘制应力图没有影响
3、预应力损失:正在关注这个事情,是否可以考虑用接触分析 我想问一下你,钢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已经分成了好几段,按照你的意思是用应力路径查看钢筋应力的话,怎么查看啊?
如果就在节点解中提取所有的钢筋节点的应力,然后导入Excel表中,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我还是想知道应力路径的方法,因为钢筋已经分成了好几段,好象在定义路径的时候我没有定义成功啊?期待回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