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菁 发表于 2007-4-14 02:56:54

对shen8016所发的张拉施工照片讨论的结论性总结

对shen8016所发的张拉施工照片的结论性总结发言
原帖地址:
http://www.bridgehea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63&page=
大家都谈了很多了,不一一回复了。下面我作个总结。
第一、首先肯定这张照片很正常,没有什么问题。这是首要的和最终的结论。
第二、钢材表面的一定程度的浮锈对增强混凝土对钢筋或钢绞线的握裹力是十分有利的。什么是混凝土对钢筋或钢绞线的握裹力呢?简单讲就是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力。因为钢材表面产生锈之后,光滑的氧化层被破坏,在钢材表面形成很微小的凹凸表面,不难想象这些凹凸面使钢筋表面更粗糙,有利于增加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术语叫握裹力。这是经过科学试验得出的结论。毋庸质疑。但是什么情况的锈蚀为度呢?就是在现场取样进行钢绞线的抗拉、弹性模量和松弛率试验,只要试验结果达到技术指标(如:抗拉强度超过标准强度1860MPa。。。。。。等等技术指标)该钢绞线就是合格的,判定标准是“预应力结构用钢绞线技术规程”和“施工规范”,而不是外观生锈与否。(搞技术工作切忌以貌取人)
第三、钢绞线端面非常正常,完全正确。(因为其中有个意见说端面不整齐,那是外行话)钢绞线在穿束过程中要进行编束,防止扭绞,同时便于穿过锚具,必须不整齐。端面整齐后(如果钢绞线超过7根,如图中那样)锚具穿束十分困难,因此故意要使端面出现不整齐才能先后顺利安装锚具和千斤顶。(试想一个人的头发十分整齐的时候好看吗?肯定非常难看)
第四、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无论是实习生,助工,还是工程师)都不能随意对一个问题下结论,必须有严谨的推论和科学的态度。
最后,我可以负责地讲,我对上述结论性发言将是历史性的,有科学依据的,不可被推翻的。(有相关试验报告支持)
大家有疑问可以在我的QQ空间里面留言,欢迎用科学的态度探讨。(QQ:71452804)
另外,预应力施工照片我有很多。各类张拉作业我都承担过。可以当作教材。:lol

腾哥 发表于 2012-3-18 15:09:22

我支持楼主的发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shen8016所发的张拉施工照片讨论的结论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