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连续刚构桥墩稳定性计算
最近在用Midas做桥墩稳定性计算,可桥头堡相关内容很少,大家能进来谈一谈吗我所知道的如下:输入结构屈曲分析的荷载工况及相关数据。
屈曲分析采用子空间迭代法。
MIDAS/Civil做屈曲分析的步骤如下:
结构做屈曲分析时需要构成几何刚度。为了构成几何刚度,需要静力分析的内力结果。所以,应该建立屈曲分析所需的荷载工况。
在分析>屈曲分析控制中输入屈曲模态的数量和分析的收敛条件。
运行分析>运行结构分析或点击图标菜单运行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结束之后,可以在结果>屈曲模态或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屈曲模态中查看各模态和临界荷载系数。
输入自重(不变)和2期荷载(可变)后进行屈曲分析。分析结果输出的特征值变成屈曲荷载系数,屈曲荷载系数乘以2期荷载(可变)加上自重等于屈曲荷载值。
做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屈曲分析可使用非线性分析功能中的位移控制法。
hanhan2020 发表于 2012-4-19 10:20
连续刚构最大悬臂稳定分析模型
为什么运行之后什么都没有啊?
补充:对于高墩连续刚构在施工到最大悬臂状态时,在风荷载作用下为最不安全状态,这时的稳定性计算是必须的,成桥后稳定性一般不会有问题。 呵呵 要是有一些资料最好了 最近我也在做这个, 我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简支梁进行对比试验。现在我知道的临界荷载系数有两种计算方法:(1)当所加荷载P为1时,第一阶特征值就是临界荷载值;(2)可变荷载*临界荷载系数+不变荷载。但是这两种方法和理论值都有一定差距,我不知道具体原因是什么?这两种方法都是对的么?麻烦高手指点! 怎么没人回复啊?求指导! 希望做过这类稳定性分析的堡友过来指导一下 楼主说的内容很对,大家做稳定分析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 MIDAS 中如何计算自重作用下活荷载的稳定系数(屈曲分析安全系数)?
稳定分析又叫屈曲分析,所谓的荷载安全系数(临界荷载系数)均是对应于某种荷载工况或荷载组合的。例如:当有自重W 和集中活荷载P 作用时,屈曲分析结果临界荷载系数为10的话,表示在10*(W+P)大小的荷载作用下结构可能发生屈曲。但这也许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想知道的是在自重(或自重+二期恒载)存在的情况下,多大的活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失稳,即想知道W+Scale*P 中的Scale 值。我们推荐下列反复计算的方法。
步骤一:先按W+P 计算屈曲分析,如果得到临街荷载系数S1。
步骤二:按W+S1*P 计算屈曲,得临界荷载系数S2。
步骤二:按W+S1*S2*P 计算屈曲,得临界荷载系数S3。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临街荷载系数接近于1.0,此时的S1*S2*S3*Sn 即为活荷载的最终临界荷载系数。 楼上牛人{:4_94:} 对于高墩连续刚构在施工到最大悬臂状态时,应将此时的内力存在初始单元内力里面,在计算屈曲的时候,就不用添加恒荷载,直接加变量荷载就可以了,因为建立施工阶段到最大悬臂状态和直接在最大悬臂状态计算屈曲,添加恒荷载的内力效果是不一样的,这点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感谢楼上指导,可是还是没搞清楚如何具体结合Midas来计算,我计算出来的结果,查看屈曲模态结果显示都是零,不知问题出在哪了?
模型附上,恳请高手指点。 连续刚构最大悬臂稳定分析模型 midas得出看各模态和临界荷载系数后,如何去判断稳定与否啊? 小弟初学,问一下验算高墩(70米)薄壁空心的稳定性,需要全桥模型都建起来吗?只把上部荷载加上,不知道是否可行?上部对墩柱刚度影响这些能忽略吗。。。 对于高墩连续刚构在施工到最大悬臂状态时,在风荷载作用下为最不安全状态,这时的稳定性计算是必须的,成桥后稳定性一般不会有问题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