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规范箱梁有效宽度计算中曲线图
做设计计算时,经常需要计算箱型截面腹板两侧上、下翼缘的有效宽度,很多程序又不能自动计算,很多情况下只有手工计算了而计算中经常需要根据计算的Bi/Li值内插规范曲线图以求得规范中的有效宽度计算系数,所以抽空将规范的那个曲线插值图扫描后矢量化了一下,并稍作处理,三个文件(矢量化图、手工描图以及比例调整图)均在附件一个图形中。
同时提出一个问题:规范P17页那个曲线图的纵横向比例不一致,不信大家可以用尺子量一下就知道了,所以我处理的时候已是保持他原图比例不一致一个图,并同时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个纵横向比例一致的图
大家说说会不会是规范装订排版时编辑认为的调整了插图的纵横向比例?还是原作者提供的就是纵横向比例不一致的个人认为很有可能是前者吧 呵呵
大家思量着用吧要跟规范一致的话就用那个比例不一致的图 否则直接用最后一个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20Data/Tencent/Users/312709894/QQ/WinTemp/RichOle/(4~IP]FU%7D)ULXG%7DIB0V%7BM.jpg
还想问一个问题:对于双肢墩的T构,双肢柱之间的箱梁有效宽度计算时是按照连续梁中间跨计算其理论跨径的么(这样计算的有效宽度系数很小,也就是墩顶0号块双肢柱之间的箱梁顶底板有效宽度很小)? 这么久了下载的倒是不少热心回复我疑问的还没有一个 {:4_97:} 楼主真是高人,{:4_94:}
我用的是拟合曲线,见张树仁结构设计原理P94-96,然后比对一下就用了 论坛小升级图片竟然高妹了
不知道怎么增加上去,其实就是我附件中cad图的截图贴不贴都无所谓 这个论坛有点意思 自己发的帖子自己竟然无权查看 我都没权限看啊,是不是交钱了才能看啊 好心提示一下,张树仁教授著书的拟合曲线,误差达2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