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0+80+50连续梁悬臂施工法建模模拟
一座50+80+80+50 的连续梁模型,采用挂篮施工方法,挂篮荷载以节点荷载的形式转换到前一节段的端口。建模节点与梁底节点采用刚性连接,不知道边界条件是否正确。对于车道荷载和人群荷载的组合这样是否可以。还有就是在1-6#节段在预应力张拉之后梁的变形感觉不对劲,是不是预应力太大了,但预应力我是根据设计院的画的钢束输入的,设计应该不会有问题。。。。请各位大虾帮我发现是哪里出了问题,不胜感激! 这个模型有人看过么?
简单看了下模型,比较匆忙,针对楼主说的几个问题谈下看法:
1.边界条件混乱。楼主似乎对如何模拟普通连续梁的边界条件似乎非常不明白。建议看下普通连续梁的模型,参考下。模型在中墩底和墩底约束了全部自由度,请核实。
2.如果桥跨结构为连续梁,建墩子的目的何在?如果桥跨结构为刚构,直接刚接墩子和梁就行了,再说墩子就建一个单元,过于稀疏,不妥。
3.用midas模拟挂篮比较麻烦,你这种方法可行,不过核实好转换后的具体荷载值和方向(弯矩)。实际上,把集中荷载直接用梁单元荷载的形式施加就可以了。不必这么转换。
4.关于活载的模拟,不是太理解。一个工况是汽车的,一个工况是汽车+人群的,对吧?建议将第二个工况仅模拟人群,把汽车的去掉。
5.活载工况1模拟错误,midas自动考虑车道折减。不用乘以0.78.
相关图片如下。
seulqs 发表于 2011-12-14 14: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简单看了下模型,比较匆忙,针对楼主说的几个问题谈下看法:
1.边界条件混乱。楼主似乎对如何模拟普通连续 ...
谢谢 指教 。。。。!
受益匪浅啊,这样的交流非常好。互通有无,共同提高。顶一个!!! 受益匪浅啊,这样的交流非常好。互通有无,共同提高。顶一个!!! 受益匪浅啊,这样的交流非常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