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斜交的2孔箱涵的问题
请教各位大侠,最近在遇到一个箱涵的设计(后附道路平面图),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路宽18m,下面有个小河沟宽8m、沟底与路面设计高程大概有3.5~4m,河流方向与道路斜交角度有70°左右,看通用图最大都才45°,70°做涵洞是不是不可行啊?还有斜箱涵计算用什么软件计算相对更精确一些呢 ?谢谢各位了!改下沟吧!箱涵斜交角度最大做的45就极限了!填土不高用海特随便算算就行了! liumingyong 发表于 2011-12-12 13: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改下沟吧!箱涵斜交角度最大做的45就极限了!填土不高用海特随便算算就行了!
呵呵,谢谢您的解答!那个河沟两边都是防洪堤,防洪提两边都是居民房,以前那河上有个小桥,现在可能要拆,沟两边都有房子改沟可能有点不现实,还有就是除了那个沟以外其他基本上都和道路设计标高齐平了 ,本来开始线形是直的的时候做了个斜交30°空心板桥,现在麻烦了。这个一个工业园区的道路,可能到时候汽车超载也挺严重的 。 这个问题个人觉得问题不大吧,结构上实现不是问题,现在极端的顺着路线方向的箱涵都有了,箱涵毕竟没有支座,我觉得不能一谈斜交就觉得问题很大一样。仅供参考。
两个涵口位置大不了正做。 18m不算宽,可以考虑正做. 按45°空心板,10m跨径,应该可以包住了;如果做箱涵,2-4m,做到45°应该也是可以的。具体的可以看一下地质情况,比较一下造价。两种办法都会出个小三角,个人觉得就是不太美观,对使用没有影响的。如果做箱涵,可以分上下游,分别按照靠边的长度来确定。 redflag 发表于 2011-12-12 16: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个人觉得问题不大吧,结构上实现不是问题,现在极端的顺着路线方向的箱涵都有了,箱涵毕竟没有支座 ...
谢谢您!您的意思就是涵洞在构造设计及配筋上都正做,想相当于斜着摆就是了吧?
哪个呦,发这么好的帖子,顶你
static/image/common/sigline.gif
广州学生网 luanup.com 好像在通用中有75度的呀,应该是可以借鉴 这么小的角度,采用斜交正做的方式比较合理。桥涵结构上绝对是没问题的
但是沟底与路面设计高差只有3.5~4m,8m宽一条河,应该流量也较大,所以板顶上填土较小,两端与路基的衔接更为重要
根据楼主说的经常跑重车,超载严重,路基要做强才行。 tjethy 发表于 2012-3-6 23: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么小的角度,采用斜交正做的方式比较合理。桥涵结构上绝对是没问题的
但是沟底与路面设计高差只有3.5~4m ...
谢谢您的回复!我想请教您一下:大角度的斜交涵洞在半径很小的圆曲线上受力和在直线上差别大不大呢 ?还有就是我们取正截面的净跨径来计算准确吗?谢谢 你这个8米跨的沟没必要做2孔箱涵,本来径空就比较小,有点压缩以前原沟的泄洪能力,而且2孔箱涵的中间涵台配筋有点麻烦,建议做一孔跨径8米箱涵.斜交角度过大,建议正做,至于计算,按正交跨径常规情况就可以了.
marsyuan1982 发表于 2012-3-27 21: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个8米跨的沟没必要做2孔箱涵,本来径空就比较小,有点压缩以前原沟的泄洪能力,而且2孔箱涵的中间涵台配筋 ...
谢谢您的回复!
这个只能弄成明涵了 !您的意思是:不管斜交角度多大 ,只要斜交正做的话,板中央的主弯矩几乎是垂直于支承边(边墙),钢筋都是正布的,相当于就是以正截面的跨径为计算跨径来计算了!不考虑车辆作用上在上面的实际斜长是吧 ?但做成明涵在弯道和斜交角度很大的情况 ,对结构受力应该很不利吧 ?
其实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与河道顺接,进出口按45度斜交以至于不会伸出太多,(受力不至于太复杂,出现负弯矩,也便于软件出钢筋图),计算方法如果采用二维平面计算直接按平面框架结构计算内力,(斜交角度越大,斜板效应越明显,若按斜跨径计算过于保守,按力最近传递分配的原理建议按正跨径简化计算,中间部位问题不大,边板通过构造适当加强)配筋设计顶、底板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跨径较大,涵长较短的斜交明涵受力较为复杂,建议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可按刚架桥结构计算,整体包络,更为准确, 车道荷载可以按与路线斜交后的实际最不利位置加载。
marsyuan1982 发表于 2012-3-28 1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与河道顺接,进出口按45度斜交以至于不会伸出太多,(受力不至于太复杂,出现负弯矩, ...
谢谢您的详细解答!谢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