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ulqs 发表于 2011-12-2 11:18:05

同时请教楼上几位高人,有几个提到的桩顶位移6mm的限值是哪来的?是水平位移吗?
铁路桥规、公路桥规上没发现这个说,是其他规范吗还是经验控制数据?请详答,谢谢。

cjcc 发表于 2011-12-2 13:49:27

      大家讨论问题,没有必要弄的火药味这么浓。正如有句话所说的:“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另外多翻翻书还有有好处的。
      桩的计算长度、稳定性还是要考虑的,尤其是水平力较大或者桩顶弯矩较大的时候,我一般是和楼上tjcrazy的方法类似,取个反弯点至桩顶的距离,这其实也是一种较为保守的近似。对于我们做桥的来说,桥台和桥墩等等的桩基结构物,桩的水平位移较小,一般可以认为作用在桩上的荷载与位移呈线性关系,而且算的时候采用线性弹性地基反力法求解,例如采用单一参数的m法。
水平地基比例系数m值是随桩在地面处水平位移y0增大而减小的,类似双曲线;按照理论分析桩土体系可以分为弹性、弹塑性和塑性三个阶段,那个6mm是做试验推定的,这一阶段桩-土体系已经进入塑性了,而且大直径的钢筋混凝土桩一般均表现出这一限制范围。所以通常把这个6mm作为常用配筋率下的钢筋混凝土桩的水平位移限值。我觉得这也是m法的使用前提,即要是弹性状态下,如果大于6mm你用m法算的话就不准了。如果桩的配筋率比较高的话,测得的m-y0曲线就跟通常情况有所不同,水平位移限值可以规定的高一些。参照国内外的已有经验,配筋率较高的钢筋混凝土桩的水平位移限值大致是6~10mm。
       但是港口和海洋工程里面他们允许桩顶有较大的水平位移,甚至希望用这种的大的位移来吸收水平撞击能量,这种情况6mm是远不能满足要求了,而且这种情况下更需要计算桩基的计算长度。

hfyb0001 发表于 2011-12-2 15:25:01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编号JTG D63-2007附录P表P.0.2.1规定:地面或冲刷处位移最大不超过6mm。

dupenghehuli 发表于 2011-12-9 13:47:26

结合个人最近做的项目说一说桩的计算长度吧,前提条件必须是弹性桩而非刚性桩。如果是单排桩即不带承台的,桩的计算长度l0=0.7*(h+4/α),其中h为柱高,α为桩的变形系数;如果是桩顶伸入承台的,桩的计算长度l0=05*4/α,α为桩的变形系数。

jos_stu 发表于 2012-4-25 00:27:44

没事画一画M-N曲线

hanhan2020 发表于 2012-4-25 15:23:33

呵呵,讨论的够激烈的,探讨技术认真很好,可没必要太较真。桩基的配筋我都是采用3D-BSA带的PDF计算的,还真没考虑过计算长度的问题,最近在做一个高墩连续刚构桥墩配筋,发现计算长度很关键,取值在0.5L、0.7.1.3、1.5的都有,问了很多专家,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最后按照1.0考虑的。

wsdbdyj 发表于 2012-4-30 12:18:28

我觉得seulqs 是对的,这个计算长度的问题,在上海市政总院编写的桥梁设计工程师手册里也有。
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单桩受力情况是一根全部或部分埋入土中的轴心受压构件。这是可以不考虑偏心增大系数影响,但若除了轴向压力外,还作用有弯矩和横轴向力作用时,则单桩是偏心受压构件,发生纵向挠曲而压曲失稳,因此按桩身材料强度确定单桩承载力时,除了演算桩身截面强度外,还应进行桩身压曲稳定的计算。
桩在轴向力作用下,桩身压曲稳定演算可归结于桩身截面强度验算,及考虑纵向挠曲影响,验算时将截面强度乘以一个不大于1的纵向挠曲系数
计算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时,应考虑构件在弯曲作用平面内的挠曲对轴向力偏心距的影响,将轴向力对截面重心轴的偏心距E乘以偏心增大系数。

wsdbdyj 发表于 2012-4-30 12:30:38

本帖最后由 wsdbdyj 于 2012-4-30 12:41 编辑

至于桩顶水平位移6mm.在胡人礼的桥梁桩基础分析与设计,那个是按单位宽度正方形变形1cm标准确定的地基抗力系数的m和m0的取值,如果大于6mm.这些m和m0的取值要适当改变重新计算,具体可以看下胡人礼的书。我记不大清楚了。
6mm是取m和m0的依据,大于了,不是说m法不适用了。是取值按没有试验数据了。不能按规范给的m和m0取值了。这是可以按胡人礼的6mm~1cm对应的m和m0来取值,但如果大于1cm,那位移就成问题了。

zdq1979 发表于 2012-5-17 17:12:14

loupoo 发表于 2011-12-1 16: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己承认了有计算长度,那就是否认了自己先前武断的说法”
1、我说的是不用考虑桩基计算长度的问题,不 ...

谢谢你们两位高手的讨论.
我们由m法已经计算出桩身最大弯矩.该最大弯矩是不是只需要验算截面强度就可以了呢?

而用“L0+4/a”那个计算长度 计算 墩身和桩基 失稳 所用的轴向力和弯矩 是否应该为墩顶轴向力和弯矩?
而我们平时计算墩子失稳时,一般都是用墩底弯矩和轴力,是不是走进了一个误区,使计算相当保守呢?

恳请大家赐教!谢谢!

zdq1979 发表于 2012-5-17 17:17:22

zdq1979 发表于 2012-5-17 17: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你们两位高手的讨论.
我们由m法已经计算出桩身最大弯矩.该最大弯矩是不是只需要验算截面强度就可以了 ...

如果用墩顶轴向力和弯矩,可是一般墩顶弯矩为0,但是水平力却很大,怎么办啊?疑惑,万分疑惑!

旭日东升 发表于 2012-5-24 17:40:10

桩的计算考虑计算长度是有条件的,如果考虑了桩周围的摩阻力,就没必要考虑桩的计算长度了,因为周围的摩阻力就是无数个约束条件;如果桩周围全部是软基,摩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桩就成了柱,当然就要考虑按柱来计算了。

crenw 发表于 2012-6-2 12:39:44

桥规总是把问题简单复杂化

“甚至希望用这种的大的位移来吸收水平撞击能量”
这个有被用过实现么?有实例?

kozito 发表于 2012-6-11 16:19:44

seulqs 给出的表格里,就算桩露出地面自由长度为0也是有计算长度的。桩周土一般视为土弹簧,不同于刚性支座,只能一定程度上限制桩侧移。桩是应该要验算稳定问题的,特别是上部软土地基但桩深入下覆基岩的情况。

wdh_xf 发表于 2016-11-10 02:35:08

个人浅见,对于桥梁设计,桩基,一个是有效长度,这个有效长度可以理解为最大弯矩到墩顶的长度(单墩单桩),一般为墩高加上5倍的桩径,这个是为了手算桩的弯矩用的,这么搞,就可以不用土弹簧,直接计算桩的弯矩,如果用有限元软件,那就不需要这个东西,直接建模,土弹簧模拟好,计算最大弯矩是多大就是多大。
然后剩下的内容就是根据这个计算的内力来进行配筋,配筋需要用到一个计算长度的概念,这个计算长度就和偏心受压那个计算概念一样取法就可以了。

雪狼儿88 发表于 2016-11-15 09:22:17

seulqs 发表于 2011-12-2 10:38
我真没想到,在桩身强度验算时必须算的一个计算长度L0,会引来这么多的迷糊。实在痛心。

可够否提供一份你这个excel表格,让学习一下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桩的计算长度(桩要不要考虑计算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