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gwa 发表于 2007-1-30 22:25:58

midas和桥博计算结果差异很大

我用midas和桥博同样建了一个模型,二者结果相差很大,但是自己找不到原因!桥博有0.6mpa的压应力,midas有2.1mpa的拉应力!不知何故?附上这两个模型以及一般构造图和钢束图。midas模型是6.71的

[ 本帖最后由 chungwa 于 2007-1-30 22:27 编辑 ]

redflag 发表于 2007-1-31 14:23:55

我们在最近的计算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首先肯定的是有计算参数选择的因素,比如混凝土龄期、预应力参数等
但也可以肯定两个软件的计算结果有差异。
有过这方面比较的同志也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tumuxm 发表于 2007-2-1 21:09:21

我计算连续梁发现最大压应力差3MPA而且位置不一样

yangkai9958 发表于 2007-4-4 08:22:14

我觉得对于一般的静力分析两个软件只要参数取值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的,应力出现差别或差别较大应改看分项结果,看到底是那一项荷载引起的应力差别,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检查。

huily1984 发表于 2007-4-4 11:14:33

我建立的11跨连续箱梁算的结果跟桥博也不一样的。郁闷

sxcwd1919 发表于 2007-9-3 12:31:26

我觉得对于一般的静力分析两个软件只要参数取值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的,应力出现差别或差别较大应改看分项结果,看到底是那一项荷载引起的应力差别,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检查。

nniulw 发表于 2007-9-22 22:22:46

midas没用过,这种软件对建模的准确性应该要求很高吧,稍有不对计算结果就有问题

cdms 发表于 2007-9-26 22:39:13

本人正在做连续梁和刚构的监控,而且用桥博、GQJS和MIDAS都进行了计算,总的来说计算的结果还算满意。三套程序计算结果对于弹性位移来说可以说是相差不大的,一个两百多米的刚构,最大悬臂阶段桥博与GQJS相差5mm,GQJS与MADIS相差4mm。但是对于收缩徐变产生的位移就相差比较大了,主要是这几套程序对收缩徐变所采用的计算模式有所不同吧,我个人的认为。不论什么程序,结构的弹性位移产生的挠度结果几乎是不相上下的,只要的数据输入是正确的!呵呵。

等有缘的人 发表于 2007-9-28 23:43:27

不一样 就是去比较单向 找出那个不一样 找出原因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cxsj555 发表于 2007-10-5 02:38:20

差别应该是有的,但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差异,应该是一些 参数选择的问题吧

luanshicoior 发表于 2007-10-5 20:59:00

一看输入的参数是否一致,然后看组合的分项系数是否一致,尤其是midas的.
组合方面,感觉6.71有些不正确,每次设计的时候都是自己组合出来后和桥博比较,差别不是很大,感觉midas偏保守一些.

ftyl 发表于 2007-10-13 22:01:44

先比较一些模型,对比一些参数
然后计算完毕比较单项

csm168 发表于 2008-4-15 13:28:56

本人正在学习MIDAS,结果相差这么多很可能是有些参数不一致。

s417341991 发表于 2013-6-26 17:55:16

本帖最后由 s417341991 于 2013-6-26 17:57 编辑

最近在做一个简变连的计算,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当截面比较小的时候,收缩徐变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导致应力差异较大。
做的这个模型中桥博收缩徐变产生的弯矩为65kNm,Midas计算得到的弯矩为94.2kNm,两者相差近30kNm。。。

xunmiren 发表于 2017-6-11 09:39:54

同感,经过两个项目的对比,主要是两个软件在算超静定的徐变差异较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midas和桥博计算结果差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