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tao_2_ 发表于 2010-12-23 20:41:05

已经下载了。谢谢分享。

dupenghehuli 发表于 2011-2-22 16:48:25

楼主不错,我支持你,全买了!有空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下梁格!

ruanpu 发表于 2011-3-8 21:38:08

谢谢啦,下来学习下

airtiger 发表于 2011-3-13 21:22:12

学习了你做的模型有几点不明望指教,在修改截面参数表格中,两个边梁的Ixx,为什么是=F7*1.34625,这里的1.34625是哪里来的?还有请问你是参考哪些资料编辑的这些公式呢?我是初学,还望指教.

江南 发表于 2011-4-21 14:12:44

EXCEL表里没有计算公式啊,只是填入的参数数据,而没有计算过程,相信大家感兴趣的是计算过程,希望说明还是清楚些

唐军斌007 发表于 2011-4-26 10:57:34

下了但是没有发现计算公式啊

hfzdc 发表于 2011-4-27 12:43:28

回复 江南 的帖子

有问题联系QQ:1583806579

dupenghehuli 发表于 2011-5-18 16:59:18

恩, 下了楼主的资料,粗略的看了下,觉得还是对梁格有一定理解的,有几个问题想给楼主指出一下,如果错误还希望谅解,支座的模拟我认为楼主还是没有认识到位,不是一个一般支撑和弹性连接的刚性连接就可以真实的模拟支座效应的,应该考虑刚性连接的主从约束作用,真实的模拟支座,毕竟支座的反力对结构的内力以及应力还是有明显影响的。我看有一侧布置了很多支座,而且间距比较小,不知道是考虑什么的,但是建议楼主尽量不要在一排上布置三个以上支座,容易造成支座脱空,这个效果会随着间距的减小而凸显的,人行道只有1m宽吗?我看楼主的定义是按照车道线定义而不是车道面定义的,所以你选择的车辆规范里面定义的人行只有1m 宽,这不符合实际的设计吧?应该选择自定义里面,自己设计人群宽度为宜,车行道的位置都加在每个纵梁上??有这么准确吗?如果实际不是这样的话,会影响影响面加载的,我建议按照实际车辆布置,你这个弯梁的半径还是很大的,是可以按照弯梁直做计算的,宽跨比也满足小于四分之一,所以我看单梁计算还是能满足要求的,用梁格太麻烦了!计算结果还没有看,等会说,先去吃饭!

dupenghehuli 发表于 2011-5-18 17:40:27

看了下楼主的支座反力、正应力和主应力,果然在支座反力上发生脱空了,不知道楼主意识到没有,这是很危险的。正应力和主应力都还好,通过了,不过建议按照我上面的意见在修改下算一下,估计会有比较大的差异的!

dupenghehuli 发表于 2011-5-18 19:48:28

dupenghehuli 发表于 2011-5-18 17: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了下楼主的支座反力、正应力和主应力,果然在支座反力上发生脱空了,不知道楼主意识到没有,这是很危险的 ...

不客气,我不算行家,只是做设计算的多了,就明白其中的含义了!不足之处还希望能互相沟通!

hewenlong2008 发表于 2011-9-22 17:49:04

我来看看                  

butterfly99 发表于 2011-9-23 14:49:28

hfzdc ,这个东西很好,虽然我有点穷,但还是决定买了,哈哈!
物有所值啊!

wuhandaxue 发表于 2011-10-7 01:01:52

dupenghehuli 发表于 2011-5-18 19: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客气,我不算行家,只是做设计算的多了,就明白其中的含义了!不足之处还希望能互相沟通!

前辈你好,我用梁格建模助手建立个梁格模型,在里面定义车道,但是最后信息里面没反映出来,请问是什么原因啊?
请前辈指导下,可以吗?QQ598324149

wuhandaxue 发表于 2011-11-15 10:30:43

你好,作者,你的这个我认真看过了,有个地方不太明白,想请你指导下。单位宽度等效剪切常数As的计算的时候有个批注:该公式适用于直腹板的情况,在汉勃利的书上没有找到斜腹板的计算公式,平均宽度取:顶板和底板之和的平均值,在边板的时候,忽略悬臂的长度。
这句话里面说在边板桥的时候,忽略悬臂的长度,实在没弄懂什么意思,横梁分为中间的横梁和悬臂部分的横梁,两个横梁算法各有各的计算方法,好像不存在在边板的时候,忽略悬臂的长度?
麻烦作者在有空的时候给我讲解下

hwtm01 发表于 2012-1-28 13:49:13

哎,自己的搞丢了,掏2块买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midas 06版梁格 3x30米 宽弯桥(内含刚度调整EXcel表格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