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 发表于 2010-8-2 13:24:55

飞燕式拱桥钢构件与混凝土构件如何连接

请教一个问题:飞燕式拱桥,如果纵横梁都做成钢结构的,边拱及主拱桥面以下都采用混凝土的,边拱和端横梁怎样连接?主拱和桥面相交处怎样处理?

qingfengjian 发表于 2010-8-9 13:25:25

建议楼主找下四川省院设计的 东平桥 的图纸
其构造与楼主所说无二

moonsang 发表于 2010-8-13 09:37:01

我这有些资料,楼主可以看看
在钢箱拱桥结构中,拱座是是上部钢结构与下部混凝土承台和基础的连接节点,是桥梁结构最重要的连接节点,又是主桥上部结构安装的起点,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按结构材料可分为三种拱座类型,即(1)混凝土拱座;(2)钢结构拱座;(3)钢与混凝土组合拱座。(1)混凝土拱座钢拱肋与混凝土拱座固结结合时,一般采取在埋入混凝土拱座中的钢拱肋上焊接锚固钢筋,以此来承担弯矩引起的拉拔力;在钢拱肋及端部焊接端板,并在端部附近的混凝土中设置钢筋网等措施,用以减少压力集中。或者在桩顶与拱段连接处设置了混凝土承台,承台分二次浇筑完成,第一次浇筑下端一定高度,待拱圈全部成型后,再浇筑上端剩下高度混凝土,完成固结。为实现拱圈与基础的固结和施工中的临时铰安装,在基础顶面设置预埋钢板,在拱圈端部设置拱端钢板,钢板与基础混凝土、钢板与钢板的固结采用高强螺栓,螺栓埋设在基础混凝土内,在2层钢板顶面均采用螺母固定,云南小湾大桥采用了此种连接方式。(2)钢结构拱座可通过钢结构直接平衡中跨拱肋、边跨拱肋的水平分力,并通过钢拱座底板把力传递给混凝土承台,由于其底板传递全部的垂直分力及不平衡的顺桥向水平分力、弯矩,故底板与混凝土接触面要求很高。拱座单元为全桥主要受力构件,由底板、顶板、封板、侧板和隔板单元组成,上部为棱台结构,埋在墩身内的框架为矩形框架,通过剪力钢筋与墩上混凝土连成整体,为提高拱座的整体刚度和抗压强度,拱座及第一节拱肋内部除留下检修通道外,其余空间填充微膨胀混凝土。(3)钢与混凝土组合拱座拱座分为上部的钢拱座和下部的混凝土拱座,即拱肋中板以上的矩形部分采用钢拱座将中跨与边跨相连接,拱肋中板以下的梯形部分通过端板直接作用在混凝土拱座上。中跨与边跨拱肋的大部分顺桥向水平分力直接通过钢拱座传递相互平衡,垂直分力及不平衡的顺桥向水平分力、弯矩则由钢拱座底板、中跨拱肋端板、边跨拱肋端板共同作用传递至混凝土拱座。这样就化繁为简,既避免了全混凝土拱座时顺桥向水平分力全部由混凝土传递,又避免了陀螺形拱肋引起的钢拱座复杂构造,另拱座混凝土数量减小可实现一次浇筑,避免拱座混凝土的施工缝。混凝土系梁与混凝土拱座连接、K撑、人字撑通过预埋件连接到混凝土拱座上,构造简洁。横桥向水平分力通过系梁中的水平拉索平衡锚固在混凝土拱座上。大立柱的垂直力通过钢拱座传递给混凝土拱座及承台。在已建成的钢箱拱桥中,钢拱肋端部多是直接与钢筋混凝土基础承台相连接的,而对于钢箱拱肋与混凝土拱肋或混凝土刚构的连接,这种结构多采用埋入式的连接方式,在钢拱肋与混凝土拱肋或混凝土刚构间设置钢与混凝土过渡段,并使用连接件将钢拱肋上的作用力均匀地传递给混凝土结构,逐步改善整体结构受力状态。由于承台或拱座截面尺寸通常要大于混凝土拱肋混凝土刚构截面尺寸,钢拱肋上的集中力在承台或拱座中较容易扩散,因而对于钢拱肋与混凝土拱肋之间的连接,钢拱肋上的集中力在混凝土拱肋中就较难扩散,因而这类连接方式在设计计算和施工上比钢拱肋直接连接到基础承台上难度更大,受力也较复杂。实例: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拱肋在钢与混凝土结合面处设置承压板,承压板底部平行腹板方向设置5道开孔板,板厚为20mm ,每板开12个直径为200mm的圆孔,并贯穿钢筋。如图 1。广西南宁大桥在混合拱肋连接部中设置开孔板连接件,如图2,将钢拱肋上的作用力逐渐地传到混凝土拱肋上。

luoqishao 发表于 2011-2-21 16:14:41

感谢2楼的回答,谢谢

jaffrey 发表于 2011-2-23 11:45:15

我最近正在设计一个类似的构造。通过计算、比较,我认为采用预应力筋方案较为稳妥,不建议采用剪力钉方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飞燕式拱桥钢构件与混凝土构件如何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