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qiongwanghe 发表于 2010-5-13 09:07:59

下承式系杆拱桥吊杆力初张力调整

最近在做一个下承式系杆拱桥的施工控制,先梁后拱施工,满堂支架先施工梁,少支架吊拱。看了许多索力调整的论文,用影响矩阵法,可是这样调的是没有上二期的结果,而且没有考虑落架,一旦落架后索力变化太大,与最终设计吊杆力相差太大,我在试算初始索力时,有的是负值,这就意味着索受压。实际也有这样的,大家有没有遇到同样的问题,另外再仔细谈谈这方面吊杆力的初始力调整吧。特别这样的吊杆力与之前的梁拱变形,还有吊杆张拉顺序有很大的相关性,而网上论文考虑的都不近全面!

deus_ex7 发表于 2010-9-21 17:33:58

我们一般是这样考虑的:
采用刚性吊杆法可以得到较均衡的吊杆力,一般在模型中处理方式是:吧吊杆面积放大100倍,再把重量缩小100倍,考虑系梁中预应力作用,最后查看标准组合下的吊杆内力,即为大概的吊杆力。
具体的可以参考《梁拱组合桥柔性吊杆张拉力的确定及分析》,因为是新手 还不好贴附件,如需要我后面再补上

钢管拱 发表于 2010-5-13 10:41:11

回复 1# wuqiongwanghe


    满堂支架施工的,如果是刚性系梁,那就相对简单多了。
    吊杆张拉一般满足对称间跳张拉,结果还是比较温和的。初拉力的算法也有很多种。有给定初张力的,索力总是由桥面系落架变形后加载上去。
也可按恒载确定初张力。对中小跨径拱桥影响不大。

qingfengjian 发表于 2010-7-9 19:23:44

调索基本要经历两三轮才行
没有拆架前就要张拉一次索力
在拆架以后一般还要调整一到两次索力才能到达设计值
千万不要再没有张拉索力的时候就拆架,绝大多数情况下,主梁是顶不住的,会裂
再说卸架以后在拉索力,主梁变形发生了,很难再拉回来的

zndx 发表于 2010-7-15 15:24:41

先梁后拱的刚性系杆拱桥的吊杆张拉一般采用两次张拉。初次张拉力的取值有多种方法和观点,相关论文中有涉及,可以参考,一般来说桥梁跨度较小时比较好定,只要能满足施工过程要求即可,二次调整的吊杆力值可采用与斜拉桥索力优化类似的方法求得,(很多梁、拱截面设计比较保守的桥梁的吊杆力只是简单的估算也能满足要求),其思路基本一致。本主题中讨论的桥梁第一次张拉时应该主梁支架还没有拆除,此时用影响矩阵法来求解的话似乎不可行,因为此时支架对梁的约束是随张拉过程变化的,该约束无法模拟,影响矩阵无法求得。至于求得的吊杆力为负的问题,如果优化求解的过程中不对吊杆力施加约束的话,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该结果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为了保证吊杆的有效工作,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对吊杆力的范围施加约束。本人水平有限,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请大家批评指正!

deus_ex7 发表于 2013-1-23 16:51:32

   最近才看到这个,将《梁拱组合桥柔性吊杆张拉力的确定及分析》补上,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seuzhxd 发表于 2013-12-26 12:47:57

感谢楼上分享资料。

zhanghj 发表于 2015-1-8 21:41:51

楼上刚性吊杆法计算出的索力是作为成桥索力吗?能满足要求吗?

zhanghj 发表于 2015-5-23 12:10:36

问楼上,很多文章有不少方法,但是如何体现到程序软件中去呢?比如用桥梁博士或MIDAS,里面如何操作得到吊杆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下承式系杆拱桥吊杆力初张力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