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跨径简支板桥,是否一律按抗震细则设计墩台帽宽度?
本帖最后由 旭日东升 于 2012-6-13 16:26 编辑对于小跨径简支板桥,比如6m、8m板桥,是否一律按抗震细则设计墩台帽宽度? 刚刚做了个10m的盖梁150cm,感觉是扁扁的 大家都比较疑惑, 规范又是抄一截,乱搞 可以不满足,这个构造措施是防落梁用的,这条是源自日本规范,日本规范在这条下面加了附注,如果不满足,就必须采取其他构造措施能控制住落梁(比如限位装置) 是的,之前也有这样的疑惑。对于小跨径桥梁,如果按抗震规范,那么,盖梁会非常扁平,就像一个大帽子,抗震细则上讲不要强制的满足规范,需要比如抗震锚栓来辅助防止落梁。但感觉细则上讲得比较含糊。。。
另外 一个疑惑:抗震锚栓,是板梁单端设置,还是两端设置?我看到了不同的做法。。。。还有,如果都限位了,那么,板梁是不是不能自由伸缩了? 5楼的说法准确不?
5楼的说法不准确。日本规范中,防落梁装置与搁置长度并不互相替代,它们分别作为防落梁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日本基本上全国都是高烈度区,所以搁置长度较长,我国也有广大的低烈度区,直接采用日本的规定不尽合理。《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已经将6度区的搁置长度做了减小。 小桥都有通用图,按照做就可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