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 发表于 2006-7-29 12:57:47

关于预应力构件配筋率及开裂弯矩的讨论

大家在用桥梁博士进行预应力构件的承载能力强度验算时,是不是已经发现经常有一项很难通过——承载能力应大于构件开裂弯矩。实际上归根结底,这是限制预应力构件出现超筋。
欢迎大家对此探讨在实践中的经验,以及如何使设计更趋合理?

redflag 发表于 2006-7-30 10:53:14

个人以为:现在很多设计过于保守,配置预应力筋过多,所以这反而成了一个问题。
很多软件除了桥梁博士好像现在都没有验算开裂弯矩与承载抗力的这个功能,从一个侧面也反应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不重视。
构件就如同少筋一样,超筋也是很危险的。或许有的人不这样认为 ……

果子李 发表于 2006-8-11 10:38:21

GQJS9.3也考虑了抗力和和效应,都是感觉结果不怎么合理

zcqlsj 发表于 2006-8-11 15:55:08

做一个实桥的时候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请大家评论

最近为设计院做一个连续刚构的平行计算,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桥博计算后发现:最小配筋率不满足要求,估计就指不满足新桥规JTG D62-2004第94业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要大于开裂弯矩的要求,应该是超筋了。然而桥博计算的受压区高度均满足要求,即受压区高度没有超过界限高度,截面没超筋。更搞笑的是,GQJS算出来显示“配筋过多但承载能力满足”的地方很多都是桥博计算后最小配筋率不满足要求的地方。实在没搞懂,自认为GQJS的结果是准的,截面确实超筋了,但桥博计算怎么最小配筋率满足要求而受压区高度不满足要求了?大家讨论看看,是怎么回事?

bridge-s 发表于 2006-8-15 11:30:59

原帖由 zcqlsj 于 2006-8-11 15:55 发表
最近为设计院做一个连续刚构的平行计算,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桥博计算后发现:最小配筋率不满足要求,估计就指不满足新桥规JTG D62-2004第94业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要大于开裂弯矩的要求,应该是超筋了。然而桥博计算 ...
我也遇到这样的问题,感到很头疼啊
希望有这2个软件公司的人出来回答这个问题

伪君子狼 发表于 2006-8-15 22:25:52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预应力构件的配筋率不是说单单只预应力的数量多就能达到。Mud/Mcr这个公式包括很多因素里面。
    另外这个和受压高度是2码事。一个是弹性截面,一个是强度计算截面。
   对于桥梁博士在具体计算遇到最小配筋率问题。注意一下几点:
1)目前能判断这个功能估计就桥梁博士了,规范规范这条是强制条文,那么桥博计算是否准确呢,这个很难说,作为我个人来说,根据规范一个算例验算过,结果基本一致。
2)注意普通钢筋的输入,如果不输入普通钢筋很容易造成通不过。普通钢筋对截面的性质也有很大影响。

[ 本帖最后由 伪君子狼 于 2006-8-16 15:22 编辑 ]

ztbox 发表于 2006-8-23 17:43:15

有一点个人理解:规范9.1.12对最小配筋率Mu/Mcr的规定,应该是防止构件配筋率过小而发生的少筋破坏,即一裂就坏。这一点对于普通混凝土构件比较容易满足,但预应力构件特别是设计压应力较大时,可能出现不满足的情况。如理解有误请指正。

zcqlsj 发表于 2006-8-23 21:13:16

我那个桥的问题请大家多提提看法啊,现在还苦恼着了。

伪君子狼 发表于 2006-8-27 10:28:09

桥规基本是抄建筑规范,就是 《混凝土规范GB50010-2002》,大家可以去理解一下。

灯心 发表于 2006-8-31 12:59:10

解决办法有没?

极限强度计算不满足,大家都是怎么解决的?

望优草 发表于 2007-3-12 17:39:39

加上普通钢筋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uranusmoon 发表于 2007-4-5 14:47:46

楼主说反了吧,规范是规定承载能力设计值应大于正截面开裂弯矩。

wei3322 发表于 2007-5-20 00:25:04

楼主说反了吧,规范是规定承载能力设计值应大于正截面开裂弯矩。这实际上是控制最小配筋率!!!

rank 发表于 2007-8-30 14:57:56

对,我认为它是为了避免少筋而非超筋破坏,后者以受压区高度来判断的。

yanqing110 发表于 2008-1-10 11:11:50

个人觉得楼主观点有误,规范的解释很清晰:受弯构件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混凝土开裂的弯矩,与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梁所能承担的弯矩相等而确定的,其目的是当混凝土受拉边缘出现裂缝时,梁不致因配筋过少而脆性破坏.和超筋没有关系!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预应力构件配筋率及开裂弯矩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