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嵌入到什么岩层算嵌岩桩?
对于这一岩层有什么要求?你的依据是来自哪里?(哪本规范或文献)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规定:桩端进入中等风化或微风化称为嵌岩桩。对于嵌岩桩,嵌岩深度应综合荷载、上覆土层、基岩、桩径、桩长诸因素确定;对于嵌入倾斜的完整和较完整岩的全断面深度不宜小于0.4d且不小于0.5m,倾斜度大于30%的中风化岩,宜根据倾斜度及岩石完整性适当加大嵌岩深度;对于嵌入平整、完整的坚硬岩和较硬岩的深度不宜小于0.2d,且不应小于0.2m。
还有一点要补充的,就是嵌岩桩并不都是端承桩,将嵌岩桩一律视为端承桩会导致将桩端嵌岩深度不必要地加大,施工周期延长,造价增加。 谢谢一楼的解释,希望还有来自与公路桥梁行业的解释。 公路桥梁中很少有考虑端承桩,设计中一般用到的就是嵌岩桩和摩擦桩
嵌岩桩一般嵌入中风化或以上即可,一般嵌入3m左右,当顺桥或横桥有坡度时候,一般是考虑一个桩中心线边4d之后再嵌入3m,需要注意的是,当基桩过短需考虑柔性桩和刚性桩的区分,桥梁工程中一般均采用柔性桩,详见《基础工程》P99页(记不太清楚了,书不在边上) 楼上的请问端承桩和嵌岩桩有什么区别? 桥梁基础规范上说桩基础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后面计算解释的时候说的是摩擦桩计算和支承在基岩或者嵌入岩层的桩的计算,那端承桩呢?怎么计算?搞不懂! 端承桩: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并考虑桩侧阻力。
chxysjs问的端承桩也就是你提到的“支承在基岩或者嵌入岩层的桩”。
发表个人意见:
摩擦桩通常只考虑桩侧摩阻力D*H*τ;狭义的端承桩就是只考虑桩端反力的作用 即A*σ;而嵌岩桩除了要考虑A*σ,还要考虑桩侧摩阻力D*H*τ。有了这个计算原则,就可以判定桩的设计类型了,如果桩周约束很强,且桩底支承很差,那就是摩擦桩了;反之是端承桩;介于之间的按嵌岩桩设计![ 本帖最后由 传奇道士 于 2008-11-26 13:42 编辑 ] 学习了,十分谢谢! 现在新规范里面有一个后压浆技术的桩基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各位同行这该怎么使用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