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som 发表于 2008-5-20 11:37:37

万泉河盖板涵设计

万泉河路(苏州街~北四环万泉河立交)道路改建工程
万泉河盖板涵设计说明
一、工程简介   
万泉河盖板涵位于(苏州街~北四环万泉河立交)道路改建工程的辅路上,跨越万泉河,河道与涵斜交86.3144º。道路中心线与河道中心线交点处坐标
X=312971.0303,Y=495201.3829,夹角为51.8949º。
二、地质资料
根据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涵区地质勘察报告,涵区42.10~43.73米以上为人工堆积碎石填土层,房渣土层,中、轻亚粘土填土层。38.51~39.60米以上为新近沉积的圆砾、卵石层,细、中砂层,亚粘土混卵石层。地下静止水位标高35.52米以下,另据报告中提出,其在场区附近工程取得的勘察成果,在标高41.00米左右分布有一层地下水,该层地下水在本次勘察中未发现。其它地质情况详见地质报告。
三、设计要点
1、设计依据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合订本)
道路施工图设计;
工程地质报告;
四环路万泉河立交跨河桥施工图设计。
2、设计标准
   设计荷载:城—A级;


               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基本烈度8度;
      原桥宽10.6米,新加桥宽14米,合计桥全宽24.6米,桥全长:11.625米;
      道路全宽:1.0(隔离带)+9(行车道)+1.0(2.0)(隔离带)=11(12)米

3、盖板涵设计

(1).西侧桥台行车道板支撑线与道路中线交点处里程为K1+075.610,桥面高程H=46.563。
(2).东侧桥台行车道板支撑线与上游(南)路缘石处桥面高程H=46.50,下游(北)新旧桥接缝处桥面高程H=46.60。
(3).道路平曲线《IP3》点里程为K1+065.332,偏角α=51.1856º,曲线半径R=17.25米。

上部结构:
(4).上部结构采用跨径10.4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板长10.8米,板高0.55米,混凝土标号为40号,共需中板9块,边板3块。
(5).板就位后,中板与中板、边板与中板的铰缝采用40号混凝土现场浇筑。
(6).为控制内边板之间因受荷载作用引起的下挠度差在内边板之间设剪力栓,预制板时注意一侧内边板预埋剪力栓,一侧内边板预埋镀锌钢管。
(7).桥面横坡由桥面铺装混凝土不同厚度形成。
(8).原桥T梁翼板凿除外露钢筋端头面用环氧水泥砂浆抹面保护。

下部结构:
(9).下部结构采用30#钢筋混凝土U型框架,抗冻等级F250,抗渗等级S6。钢筋净保护层底板3.5厘米,侧墙3.0厘米。
(10).混凝土碱含量按《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执行。
(11). U型框架侧墙两侧回填应同时进行,其高差不得大于50厘米,材料选用级配砂砾,密实度要求96%以上。
(12).桥台沿桥宽方向台身与现有河道挡墙及与原桥台之间设沉降缝并设止水带。

long321jing 发表于 2008-5-31 21:49:24

好东西,可是没钱啊。。。唉

santang 发表于 2012-6-5 11:47:54

这个可以算桥了吧?

liushui 发表于 2013-3-23 21:51:13

收一块钱就可以了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泉河盖板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