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 - 2011)(以下简称新《桥规》)是根据《关于下达2006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发[2006]439号文)的要求,由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对《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进行修订而成,适用于各级公路桥涵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施工。) ]& G' Y7 t" H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 - 2011)重点突出了技术的成熟性和先进性,规定了公路桥涵工程施工中应遵守的准则、技术要求以及对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原则,并与相关的标准、规范协调配套,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Q9 } K" L8 r- C* r7 d9 I$ [6 ?: b
1、新《桥规》在原规范基础上新增加了4章:第13章扩大基础、承台与墩台,第20章海洋环境桥梁,第25章安全施工与
* u: b" N. T" b% l环境保护,第26章工程交工,修订后条文部分共26章。
! j- I* d2 y6 w, E. E 2、新《桥规》增加了环氧涂层钢筋、高性能混凝土、真空辅助压浆、无粘结预应力和体外预应力、桩底后压浆、膜袋围堰、钢拱桥、
+ l) A" j' ^ t! T斜腿刚构桥、拓宽改建梁桥拼接施工、大型箱梁整孔预制安装、钢索塔、矮塔斜拉桥、无背索斜拉桥、自锚式悬索桥、波形钢涵洞、涵洞+ h1 I$ q0 E. T% x
接长、加筋土桥台等内容。' Q# H3 N% x& b' n# @! P
3、对混凝土工程,依据近年来新颁布实施的相关标准,对原规范的有关规定作了修改和调整:对水泥的含碱量提出了明确要求;集料
& F2 t" f6 @2 ~' n; ?4 U的有关指标按方孔筛标准列出,原规范为圆孔筛;列出了粗集料的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和吸水率等指标要求;对掺合料和外
) ]9 x" z9 o8 Z* X/ t* v+ ]: A8 T$ h7 `加剂等混合材料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增加了耐久性指标的要求;对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作出了修改。0 Y$ }5 |" `! H8 p
4、对钢筋的机械连接、后张预应力管道材料、挖孔灌注桩、沉井、斜拉桥、悬索桥、钢桥、海洋环境桥梁施工相应技术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9 ]) t' W3 k4 M1 C6 w: n2 g
5、在安全施工方面,主要对桥涵工程施工场地的规划和临时设施的设置、机具设备和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水上作业、施# z1 K! G( U! U- ~, K( k
工现场用电、起重吊装施工、防火、季节性施工、爆破施工,以及在特殊地区进行桥涵工程施工时的安全进行了较明确的规定;环境保护 M- a" S- c9 x$ m
方面,主要对防止水土的污染和流失、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以及对文物、古迹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予以规定。
3 ~8 m4 b! }/ j6 f2 B9 S. f% E 5、在安全施工方面,主要对桥涵工程施工场地的规划和临时设施的设置、机具设备和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水上作业、施
2 k2 n$ h- ~. ~2 q1 P1 [1 Y工现场用电、起重吊装施工、防火、季节性施工、爆破施工,以及在特殊地区进行桥涵工程施工时的安全进行了较明确的规定;环境保护. Y: f. Y/ q! C. l/ x
方面,主要对防止水土的污染和流失、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以及对文物、古迹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予以规定。+ D4 M5 [) Q4 f. T8 D. ^. f
新《桥规》主编为配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 2011) 的宣贯和实施,编写了配套《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
& B, I7 {- J4 \0 @" ?/ O施手册》(以下简称新《实施手册》 )一书。 新《实施手册》主要内容包括:规范条文的编制理由,各项条款的注释,条款编写背景
: q, _5 l( |8 p$ ?: @# I' e- [ R资料与相关信息,定量技术指标的出处,执行条款时的注意事项,各地施工中如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条款,以往施工的经验与教
& J! G# A( ^) N' H训等;同时,对新《桥规》中阐述不足但又十分重要的内容进行了重点说明, 有助于广大施工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新《桥规》条文
8 c6 H: E- Z: K及编写背景,从而正确地运用新《桥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方便读者使用,新《实施手册》编排体例与新《桥规》完全对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