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mon 发表于 2007-3-24 15:06:04

再别康桥

Mathmatical
Bridge (数学桥),1749年建成,木结构,结构严谨,充分发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相传本桥是牛顿修建,没有用一颗钉子,后来学生好奇,将桥拆下来探其奥秘,不料拆下来后却无法复原,只好利用钉子帮忙,成为今天大家看到的模样。实际上牛顿建造数学桥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本桥修建完成时牛顿已经去世22年了。牛顿建造数学桥的美好传说可以激励年轻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而自己动手尝试正是剑桥大学的一种传统学风。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使牛顿建造数学桥的传说流传到今天。




徐志摩1928年在《再别康桥》中写道: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其实剑河旧译康河,康桥也就是剑桥。

lemon 发表于 2007-3-24 15:14:32

康河上的叹息桥

去过牛津大学大都会去康河泛舟,下面您将看到,康河上的叹息桥!



漫步在红砖大学的校园,康河泛舟。留下的只是无限美好的回忆。

lemon 发表于 2007-3-24 15:19:35

康河上的叹息桥,

lemon 发表于 2007-3-24 15:25:03

当我们轻轻的挥手和康河上的数学桥告别时,就会感觉到桥梁中所蕴藏着的诗情画意,桥梁的一端是技术,另一端是艺术,它具有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美,归根到底,都属于生活美。
现代和传统好比一条长绳的两头,拉开时很遥远,倘若将两头作一个结,则很近很近。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中前进,继承和创新同样处于运动状态。今天的现代,明天就会变成传统,这样不断的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就构成了动态的无限延续的桥梁建筑发展史。

huily1984 发表于 2007-4-4 16:16:28

再别康桥,好诗意的桥梁呀。

子菁 发表于 2007-4-4 17:36:17

两座桥都非常美。看得出来,那里是生活的地方。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做到爱护公共财物。其实桥梁那美丽的线条和那洁净的环境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那才是和谐社会的典范。向往,非常向往!

caterqiao 发表于 2007-5-24 19:54:50

同意楼上说的。。。和谐啊。。。

cai2007 发表于 2007-5-24 21:48:22

中国的桥梁文化源远流长,最能体现人的文化内涵、意志精神和智慧力量,它与社会人文关系密切。在文明成就了桥梁的同时,桥梁也传承着人类的文明与精神,它既铭刻了文明的古迹,又凝聚着现实的文化创造。

amdathlon64 发表于 2007-12-11 13:35:02

回复 主题 的帖子

看到这些图片.感觉桥也是有灵魂的

王进728 发表于 2015-10-15 20:37:05

{:4_94:}{:4_94:}{:4_94:}{:4_94:}{:4_94:}{:4_94:}{:4_94:}{:4_94:}{:4_94:}{:4_94:}{:4_94:}{:4_94:}{:4_94:}{:4_94:}

zhanxihua123 发表于 2015-10-28 14:22:25

非常感谢 十分谢谢

薛万新 发表于 2015-12-8 16:31:21

看到这些图片.感觉桥也是有灵魂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