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niua33 发表于 2010-5-13 13:56:06

桥博能否算先张法,与后张法有何不同?

在桥梁博士系统中,与后张法相比,先张法的特殊之处,就在于钢束信息里面,其余没有太大差别。在钢束信息里,比较难处理的地方,就是预应力损失的拟和。
1 、由于先张法构件不存在σl1,所以,管道摩阻系数和局部偏差系数均设为0。
2 、对先张法构件,成孔面积设为0。
3 、以下,就考虑预应力的损失:
(1)σl2:可让程序计算。
(2)σl3:不能模拟进结构,需手算。
(3)σl4:可模拟进结构,需作分析。
(4)σl5:与张拉控制应力有关,待张拉控制应力确定后,该项可由程序计算。
(5)σl6:可让程序计算。
张拉控制应力的大小,应扣除σl3,这样σl5的值是会偏小的,此时,可调整松弛率。
另外,σl4的计算,主要考虑毛截面与换算截面的差异。因为先张法从一开始就是按换算截面算的。所以可按下述方法:
(1)      阶段1:张拉钢束1ˊ(虚拟钢束,面积同真实钢束,张拉控制应力设为0),目的是为了下阶段使用换算面积。
(2)      阶段2:张拉钢束1(真实钢束,张拉控制应力为扣除σl3的值),需调整松弛率修正σl3的影响,构件自重也在本阶段计入。
若不考虑毛截面与换算截面的差异,可去掉第一阶段。两种方法,可分别建立模型,对比两种方法下的差异在什么范围内。
另,规范也有说明,“截面性质对计算应力或控制条件影响不大时,也可采用毛截面”,而先张构件,面积一般较大,用毛截面代替换算截面来计算σl4,产生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以上都没考虑锚固长度产生的影响。桥梁博士不支持锚固区内的计算。目前对锚固长度内的应力计算只能人为控制,这一区间内的钢束应力基本上是线性变化的。

zclld 发表于 2010-5-13 18:39:45

“锚固长度”应改为“传递长度”………………

lamuta2012 发表于 2013-5-20 17:02:28

本人算出来锚固端拉应力总是算不过,不知什么情况。

yuxiang-1124 发表于 2013-9-24 18:58:39

桥博对先张法计算似乎不行,可以编表格进行计算,我们就是这么操作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桥博能否算先张法,与后张法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