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格法的后处理!
本帖最后由 trueghost 于 2010-4-28 11:21 编辑看了《桥梁上部构造性能》,关于梁格法的后处理,非常麻烦。桥博建完模型后,还得利用桥博计算的结果,根据《桥梁上部构造性能》的后处理原则,自己处理得到最后的内力结果。并且,配筋的时候要根据自己处理的内力配筋,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做的? 例如,一个单箱六室的4跨连续梁,纵梁有7个,横梁有5个(其中有3个纵梁和两个横梁可能是对称的),如果按《桥梁上部构造性能》的后处理原则,要建12个单梁模型(对称的话,建7个单梁模型)进行配筋设计。
不知道是否可以参照空心板的配筋。由边板单独配筋,中板按最大横向分布系数对应的内力配筋,推出边梁肋单独配筋,中梁肋按最大的内力配筋。 没看懂问题!
单箱六室,纵梁还有七个?这得多宽啊,50m以上了吧?
到底是多梁式,还是单梁? 本帖最后由 trueghost 于 2010-4-29 20:57 编辑
戴公连,李德建的桥梁空间结构分析里的例题(具体形式可能是单箱6室,或者单箱七室),具体尺寸记不太清了。
楼上的兄弟估计没用过梁格法,6室7个腹板,箱梁纵向离散成7个纵梁(不考虑悬臂);按照《桥梁上部构造性能》里的说法,用桥博(或midas)建立梁格法模型加载后得出的内力并不是最终结果,还需进行后处理,得到每个腹板,横梁的最终内力,据此配筋设计。
呼唤梁格法高手。。。。。。。 对于复杂的,弯的,斜的 由于各腹板分配的内力不确定才用梁格法。按照最不利组合求出内力,有了内力就可以配筋了,或者算出内力分配系数也即横向分布系数,用杆系的模型验证。不知你建那么多杆系模型干什么 本帖最后由 trueghost 于 2010-5-5 15:10 编辑
hitjohnny兄,“建很多杆系模型”,是根据汉勃利的《桥梁上部构造性能》P112页中梁格数据处理得来的。
看你的贴前半部分的意思,和我在2楼帖子里的意思一样。但你说的用杆系模型验证,不知道具体指的是什么? 2楼的意思应该是,没有必要用梁格法的肯定别用。
杆系模型,就是普通的平面杆系模型。
我确实没用过梁格法,但是感觉上如果用了,一个箱梁,离散成了7个纵梁,肯定是取最不利组合配筋,所以直接用软件算出来的内力当然不是最终内力。 终于明白了你的意思,其实书上介绍的是理论的方法,为了计算的准确,因各个腹板内力有差别 当然要分开来算。实际中你算一个,跟算七个差别是不大的。一般工程设计中箱梁按照一个整体的构建来算,没人会拆来来算,跟空心板是不一样的。 你举得例子也就是宽箱的问题,宽箱由于宽跨比大结构受力形式可能有变化(仅仅是可能),因为箱梁本身整体性很好,腹板均匀受力的效果也很好。我前面说的意思其实是全桥杆系模型就可以进行设计了,6室的30多m的箱子我也做过,无非是横向分布取值要专门探讨,再就是剪力滞的问题。梁格的模型如果各种假设条件取的合理还是很能明确表达出空间受力状态。你误解了书中的意思,书上的结论可以用来指导设计,不是都需要我们去验证的,但是需要理解的。 本帖最后由 trueghost 于 2010-5-13 17:18 编辑
hitjohnny兄,
非常感谢!! 同意hitjohnny的意见,我觉得配筋按照最不利取没问题
页:
[1]